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病毒属正粘科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HA抗原共有13个亚型(H1~H13),其中H1~H3与人流感病毒相关;NA抗原共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N1和N2是人流感病毒所特有。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除了可以感染人类以外,还可以感染禽、猪、马及数种海洋哺乳动物;乙型流感病毒目前仅在人类中发现;丙型流感病毒则在人和猪中流行。20世纪流感的大流行,造成了千百万人的死亡,而最近禽流感的威胁与日俱增。因此,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流感病毒的研究,希望能找到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所用中药九节茶具有清热、生津、活血、解毒的功效,是广东凉茶中的常用成分,在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感冒、非典等外感疾病,但对其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鲜有报道,因而有必要对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对流感病毒的中西医文献研究及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述。文献研究本文对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进展、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中医对流感病因病机的认识、预防、治疗进行了综述。文献表明:自1933年人类甲型流感病毒被分离出以来,已基本弄清了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的机理。大概每隔10年,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要发生一次变异,神经氨酸酶不变异或发生很小的变异;大约每隔30~40年,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同时发生大变异,往往会带来一次流感的世界大流行。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流感的发生与流行,流感病毒的研究仍是当今病毒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上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有病毒唑、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由于其副作用而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影响了流感疫苗的应用。因此,从中药中寻找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观察九节茶的抗病毒作用;并以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为指标,观察其治疗效果。九节茶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九节茶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组在平均存活时间均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该药对流感病毒甲1型感染小鼠具有肯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看到,九节茶大剂量组的保护作用与延长生命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提示具有正的量效关系。以利巴韦林(病毒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利巴韦林以5、10、20、40、80、100ug/ml处理流感、副流感、RSV感染的细胞,结果表明对此三株病毒的50%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31.25,63.0,78.1 ug/ml,而鼻病毒的IC50为250 ug/ml。九节茶对以上四种病毒的IC50分别为498.3,100,160.5和350.3,换算成原药材浓度(乘8.1)分别为4.05mg/ml、0.81mg/ml、1.30mg/ml、2.83mg/ml。其治疗指数分别(TC50/IC50)为1.56,7.8,20.25和2.31说明九节茶在体外对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病毒具有较宽的抑制病毒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