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牡蛎cDNA文库的筛选及唾液酸醛缩酶的克隆表达与性质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细胞系的开发或基因组测序工作中,生物材料的获取是实验的关键,但由于企业保密性及特定国家海关规定等,一些样本获取会比较困难。无法继续获取具有参考价值的生物材料,会阻碍下一步研究的进行,也影响其对第三方的参考价值。例如,太平洋牡蛎广泛分布于亚洲、澳大利亚和北美的太平洋沿岸,但单个太平洋牡蛎标本在遗传上具有多样性,不适合直接用作建立基因库的起始材料。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不同区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作为样本,生成cDNA文库。以线粒体管家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和NADH脱氢酶(ND)为参考,将得到的cDNA文库与公开基因库中的太平洋牡蛎基因组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文库,再用UDP-葡萄糖异构酶(UGE)、UDP-葡萄糖脱氢酶(UGD)、UDP-木糖合成酶(UXS)三种细胞核基因检验所选cDNA文库的准确性。唾液酸是一种出现在糖苷化合物末端的九碳糖,参与细胞和细胞、细胞与分子之间的识别,其合成与分解一直是研究的热点。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NPL)能催化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裂解成N-乙酰-甘露糖胺(ManNAc)和丙酮酸,是唾液酸循环的关键酶之一,这种酶一般出现在需要分解唾液酸的生物中。牡蛎的肝胰腺中发现了几种唾液酸水解酶,但一直没有关于唾液酸醛缩酶的报道。因此,我们拟从太平洋牡蛎中克隆疑似 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进行原核异源表达,并与人源的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进行比较,推测其在牡蛎中的功能。最终,我们从太平洋牡蛎随机样本中筛选与NCBI基因组数据库参考序列最相似的样本,构建了 cDNA文库并克隆、表达了 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对其底物特异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对KDO、KDN及其类似物具有活性,酶活位点是Lys174。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太平洋牡蛎cDNA文库的筛选选取有地域差异的牡蛎样品-辽宁丹东、山东青岛、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东山岛、广东潮州。用TRIZOL法提取六种牡蛎中的RNA,反转录生成cDNA。设计引物克隆COXI、ND、UXS、UGE、UGD基因。COXI、ND测序结果表明除浙江样品的差异稍大,其他省份的样品的同源性都很高,辽宁和江苏的样品两个基因的相似度都达到了 100%。然后用细胞核基因UGE、UGD和UXS对所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也是除了浙江省的样品外,相似度都在97.5%以上。因此,辽宁、江苏的cDNA文库可以用来作为克隆后续基因的模板。选取江苏cDNA为模板,成功克隆出了太平洋牡蛎的半乳糖激酶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激酶,其中N-乙酰氨基半乳糖激酶对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D-甘露糖胺和N-乙酰半乳糖胺有较强活性。2.牡蛎中唾液酸醛缩酶的克隆表达及E.coli BL21菌株的改造以大肠杆菌唾液酸醛缩酶(EcNPL)基因为参考,在NCBI网站中检索到太平洋牡蛎中有4种疑似NPL序列。以前一章获得的江苏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 CgNPL-2、CgNPL-3和CgNPL-4,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只有少量的氨基酸变异点。CgNPL-3、CgNPL-4在E.coli BL21中表达时,生成的是包涵体蛋白。CgNPL-1无法用克隆的方式获取,因此由生物公司合成,经E.coli BL21异源表达后,得到可溶性的酶,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仍有较多杂蛋白。CgNPL-1以Neu5Ac为底物进行酶活验证时,只有少数情况下有产物生成,推测可能是大肠杆菌本身表达的NPL影响了活性验证的结果。因此使用双质粒CRISPR/Cas9技术来敲除大肠杆菌中NPL基因,经PCR法、Neu5Ac诱导法验证,大肠杆菌NPL基因敲除成功。将CgNPL-3导入敲除NPL基因的BL21中,该蛋白能够成功表达,说明NPL基因的敲除对BL21的蛋白表达能力没有显著影响。3.重组唾液酸醛缩酶酶的活性检测通过生物公司合成人源的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HsNPL)。对CgNPL-1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后得知,其Lys174可能是其活性位点,利用PCR法将该位点突变成丙氨酸。将HsNPL、CgNPL-1、突变后的CgNPL-1质粒导入敲除唾液酸醛缩酶基因的E.coli BL21中,Ni2+-NTA亲和层析柱去除大部分杂蛋白,以Neu5Ac、KDO、去氨基神经氨酸(KDN)及其类似物为底物,验证三种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于HsNPL,CgNPL-1对Neu5Ac没有活性,但对KDO、KDN以及KDN类似物有活性。突变后的CgNPL-1活性消失,说明Lys174是其活性中心。
其他文献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在流感病毒当中,甲型流感病毒常见于禽类,一些甲型流感也有可能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类。在感染AIV之后,有的家禽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是有的家禽则表现为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疾病,甚至有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有很高的死亡率,甚至会达到100%。因此,根据该病毒的致病性的高低将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毛圆科寄生性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引起动物贫血、消瘦、腹泻、衰弱、乃至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虽有一个商品化疫苗Barbervax,但因其生产成本高而未被广泛使用。发掘新的疫苗候选抗原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捻转血矛线虫基质金属蛋白酶12A(matrixmetalloproteinase 12A,MMP
学位
菜籽粕(Rapeseedmeal,RSM)是油菜籽榨油之后的副产品,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约为32~40%,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是全球产量仅次于豆粕的蛋白源饲料。除蛋白质外,菜籽粕还含有抗营养因子如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硫苷)、纤维、植酸等,它们对动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优化影响纤维降解酶解和乳酸杆菌发酵菜籽
2020年1月1日起,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天然无公害的绿色养殖,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寻找天然无害有商业价值的饲料添加剂便成了家禽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姜黄素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微生物、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改善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改善畜禽健康状态,提高养殖业经济收益。目前,
学位
光合同化产物蔗糖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基础,其主要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调控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蔗糖转运蛋白SUT是光合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网络中的关键调控节点,主要参与蔗糖的质外体运输过程。水稻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5个SUT编码基因,其中OsSUT3、OsSUT4、OsSUT5在蔗糖转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对水稻蔗糖转运蛋白的功能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体光合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机制。本研究首先构建pOsSUT
学位
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LCs)是动物睾丸中的一种内分泌细胞,负责动物体内大部分睾酮的合成。睾酮是动物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LCs的功能与结构完整对于雄性动物健康的生殖生理活动和正常的精子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改变可能导致雄性生殖障碍。LCs合成与分泌睾酮的过程不但受到体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所产生的激素信号调控,同
月季(Rosa hybrida)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皇后”,属蔷薇科蔷薇属,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均可开花。月季在我国深受群众喜爱,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但是在月季生产栽培过程中也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如何改善月季的栽培措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其经济效益,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