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震损破坏特征分析及修复加固方法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滑桩是大型滑坡防治的常用措施,从加固效果来看,在静力条件下,该结构具有较好地抗滑能力。而在动力的作用下,该结构的性能如何呢?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5.12”汶川地震导致大量已建山地灾害防治工程严重受损,抗滑桩受损尤为突出。因此,对于抗滑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对震损抗滑桩可修复进行评价以及震损抗滑桩修复加固方法的研究有很重要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龙门山地震带受损滑(边)坡防治工程震害健康评估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资料收集、物理模拟试验、无损检测等技术方法研究抗滑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征,且结合其震损位置、震损类型以及震损机理对其震损程度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震损抗滑桩进行可修复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其中本文对其剪断和折断这两种破坏类型的抗滑桩进行了修复加固试验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总结了抗滑桩在静力情况下的失效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作用下的抗滑桩失效模式以及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抗滑桩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桩身缺陷或破坏、锚固地层松动以及抗滑桩受力不同而导致折断等失效原因。(2)通过抗滑桩剪断、折断震损破坏试验的研究发现,剪断、折断震损类型的抗滑桩破坏后都会形成断面,折断型断面处多位于桩身中部,且剪断型断面多位于滑面处附近。在变形方面,折断震损型抗滑桩在破坏之前变形更大,更易产生裂缝,导致破坏,其变形破坏过程可以分为线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以及破坏阶段;而剪断震损型抗滑桩在破坏之前变形量不大,属于脆性破坏。(3)重点分析了水平极限承载力、桩身完整性、钢筋长度、钢筋锈蚀情况以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对抗滑桩工作的影响,并在抗滑桩工作状态评估流程的指导下结合抗滑桩震损位置、震损类型以及震损程度,本文提出了震损抗滑桩的可修复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用来判断抗滑桩是否具有可修复性以及采用何种修复流程对其进行修复加固。通过上述方法对4根震损抗滑桩进行震损程度分析与可修复性评价:4根桩的震损程度均为3级震损程度,可修复性评价为①应重新计算地震作用下抗滑桩加固边坡所需的承载力;②对震损抗滑桩的承载能力进行重新评估;③对断面部位进行修补;④通过加固方法提高桩身的承载能力。(4)在了解现有抗滑桩修复补强加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震损破坏类型的抗滑桩总结出了不同的修复加固方法,并通过成本、施工难易度、施工安全性等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对4根震损抗滑桩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进行修复,再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出监测数据。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得:在抗剪方面,4根桩都采用了扩大桩径的修复加固方法,其明显增大了抗滑桩本身的抗剪能力。在抗拉方面,未进行抗拉强度加固的3号桩出现了折断破坏,而1号桩(预应力锚索加固)、2号桩(钢管桩加固)、4号桩(植筋加固)则是出现了剪断破坏,其3根桩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大了结构(抗滑桩本身及加固结构)的抗拉强度,保证了抗滑桩未发生折断破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它是指将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建筑垃圾经机械或人工破碎、筛分与清洗后,按一定的比例级配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并加入胶
该文研究饱和松砂的稳态强度特性,提出一种建立在稳定状态理论上的土坝动力反应分析和抗震稳定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液化地基连同坝体的整体抗震稳定性.三峡工程作为国民
该文以非饱和砂砾石的大型动力三轴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围压、动应力、初始静应力及含水量等因素对永久变形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提出了临界动应力和临界动应变的概念,并对比
该文完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利用此程序对比分析了软土地质条件下采用机械预切槽法和常规方法修建隧道的地层变形、围岩应力等,并讨论了采用机械预切槽法时影响地层
该文介绍了锚固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综述了锚杆基础的种类,破坏形式以及传力特性.讨论分析了影响单根锚杆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和群锚效应.指出了"送电线路基础设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弱粘土层,伴随着我国经济与城镇化建设规模日益增大,软粘土地基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日俱增,天然软粘土的流变特性是决定软土地基及其上部(内
学位
文中作者广泛地查阅了国内外参考文献,比较全面系统地收集了九种岩石真三轴压力试验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普遍存在着中间主应力效应,增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