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七章,可以看成两个部分:前四章探讨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后三章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从第一部分,即前四章看:第一章是统筹城乡发展概述,主要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内涵和意义。第一节,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方面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国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背景,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的发展观和世界多数国家发展的实践规律,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物质条件的可能性,说明当前有条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有利性,再说明当前具备了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了解城、乡概念及城乡关系产生的基础上,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第三节,从三方面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第二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两方面来尝试,试图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著中,找到了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论述,它表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遵循历史规律的,是追求人类最高境界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在经典理论中找到了依据。第二节,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进行分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找理论支撑。第三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第一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经济发展方面,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着力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即统筹什么,概括地说,统筹城乡发展应在城乡经济发展、<WP=4>城乡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制度和城乡发展思路及相应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四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经济发展角度,进一步探讨城乡怎样统筹发展,主要分析了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协调化和城镇适度化,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其中,第一节,阐明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发展路径。第二节,阐明工业协调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发展路径。第三节,阐明城镇适度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空间发展路径。从第二部分,即后三章,全文的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看:第五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支持,以此导出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从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说明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恰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实依据,在介绍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国际状况基础上,对照分析我国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流向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从我国深圳特区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台湾农业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贷款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三方面的例证,进一步说明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有实践可证明的,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是可行的,并且也将起到很好的效果。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总体构想,由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应是涉农行业,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是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要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着手。第六章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以美国、日本为例,分析、总结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的<WP=5>国际经验。第二节,交代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背景,从农村金融的总体上、供给方和需求方,分别分析了我国农村间接融资现状。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从改革和完善原有农村金融机构、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两方面着力,来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目的。第七章再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分析了现代经济中直接融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和背景交代,在借鉴国外农村直接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直接融资状况进行分析,为后面分析作铺垫。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应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