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我国社会管理在迈向社会治理的进程中逐渐趋于现代化,公共服务供给机理的变化是其重要表现。政府逐渐选择以购买方式,引入社会主体,承接公共服务具体项目,为社会力量提供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符合当前社会治理多元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单向主导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已不适应社会治理需求,意味着需探索符合社会治理、社区自治的购买方式。然而,在政府职能转变与简政放权的改革调适中,受到“单向度”行政管理体制与传统单一的服务供给体系的影响,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处于博弈之中。但由于社会组织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缺陷”,使之丧失自主性,无法与政府平等对话,最终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而这种单向主导下的购买行为也成为政府重新控制社会的一种新形式。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S市P区积极寻求符合社会治理多元化趋势的社区服务方式,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促进社区治理的切入点,探索出符合政府改革与社区发展的民生微实事实践。S市P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遵循自下而上的行动原则,融合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并明确政府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职能。民生微实事践行多元主体的横向合作,不仅重塑了政府职能与角色,增强了社会治理能力,也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推动了社区治理进程。本文以政府购买行为为逻辑出发点,梳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单向主导行为的历史缘起与过程,剖析其面临的“强权弱效”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S市P区民生微实事这一以多元合作为行动逻辑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新实践。通过对民生微实事实践解读与其价值分析,本文认为,为避免政府在公共服务购买与生产过程中的过度干预与行政控制,保持社会主体的自主性,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能,形成政府、社会、社区等多元合作的良性治理局面,当务之急,一方面应促进政府简政放权、引入与兼容社会主体力量、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另一方面需提供法治保障、构建契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