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甜瓜白粉病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粉病是新疆甜瓜的主要病害,对甜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减轻甜瓜白粉病的危害,针对性地培育抗病原物不同致病类型的优良抗病品种是主要解决办法。但是,新疆甜瓜白粉病病菌的专化型、生理小种尚不清楚。因此,应该尽快查明新疆甜瓜白粉病病原菌的种、专化型、生理小种,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病性鉴定方法,为培育出针对病原物不同致病类型,适应强的抗病甜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采自新疆四个有代表性甜瓜产区甜瓜白粉病病原物分生孢子形态、萌发方式的观察,以及在鉴别寄主瓠瓜上的反应,确定新疆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均为甜瓜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ex Fr.)Poll)。将采自甜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上的单丝壳白粉菌交叉接种于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上,结果表明新疆葫芦科作物上的单丝壳白粉菌有单丝壳白粉菌甜瓜专化型和单丝壳白粉菌丝瓜专化型。单丝壳白粉菌甜瓜专化型侵染甜瓜、黄瓜、西葫芦、瓠瓜、南瓜。单丝壳白粉菌丝瓜专化型侵染丝瓜。将甜瓜单丝壳白粉菌甜瓜专化型接种于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上,结果表明:新疆甜瓜单丝壳白粉菌为生理小种1号。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采用室内盆栽幼苗和离体叶碟接种,对新育成的10个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为10个甜瓜品种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结果将其划分为3种抗病类型:抗病品种包括9115、99-5、金凤凰2号、抗病皇后和雪里红;中感品种包括99-2和99-4;感病品种包括金凤凰1号、金龙花和仙果。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比较不同类型抗病品种在病叶组织结构,同工酶酶谱、酶活等方面的差异,发现甜瓜抗病性的规律。叶片正面气孔数目、刚毛数与品种抗病性不相关。叶片表面分生孢子萌发率与品种抗病类型相关(相关系数为0.96)。不同抗病类型甜瓜品种病叶组织结构存在差异,抗病品种叶表皮细胞小,排列紧凑,分生孢子形成的吸器小;感病品种叶表皮细胞大,分生孢子形成的吸器大;中感品种叶表皮细胞大小,介于抗、感品种之间,分生孢子形成的吸器直径中等。在接种白粉病前后,不同抗病类型的甜瓜品种产生不同的生理生化抗性反应,表现为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酶谱条带增加1~2条新条带;过氧化物酶①O)酶活性、多酚氧化(PPO)酶活性、苯丙氨酶解氨酶(PAL酶活性迅速达到活性高峰。中感品种PO、PPO的酶谱条带也增加 l~2条新条带,出现速度慢;PO、PPO、PAL的酶活性有所提高,但活性高峰到达较慢。感病品种PO。PPO酶谱无新酶条带增加;PO、PPO。PAL酶活性有提高,活性高峰到达最迟。因此,这3种同工酶的酶活和酶谱可以用蹦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综上所述,在新疆抗白粉病甜瓜育种工作中,应该针对性地培育抗生理小种1号的甜瓜品种,利用PMR45,Ph24lll,Pll24112等抗性种质,结合结构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指标进行抗病性鉴定,以便能够更快、更好地培育出优良酣瓜品种,为生产服务。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生命表方法和害虫种群干扰控制指数,综合评价了20种热带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tella L.种群的控制作用。主要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