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其病理基础、病理生理机制并控制相应的危险因素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是在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产生粥样斑块,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内皮功能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激活聚集以及血栓形成是其主要机制。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均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能够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 HCY)可能是独立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已知危险因素之外,又一新的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已经有了初步研究,但仍未能完全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12 干预血浆HCY 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浆TG,TC,LDL-C,HDL-C,Lp(a)和ox-LDL 的水平,了解血浆HCY 变化与血浆脂蛋白的相关性,探讨HCY 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CH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3-10 至2004-10 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00 例,入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5 例,对照组45 例,再将上述两组分别按血浆HCY 浓度分为高HCY 亚组(HCY≥15μmol/l)和正常HCY 亚组(HCY<15μmol/l。干预组给予叶酸5mg/日、维生素B12 250μg /日。两组患者住院、随访期间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基本相同。排除标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急性白血病,支气管哮喘,器官移植术后,服用维生素类药物,雌激素缺乏,VWF 德氏病对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记录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样本收集及测定所有入选者于入院次日、4 周、8 周、12 周分别采外周静脉血10ml ,其中5ml 加入抗凝剂半小时内3000 转/分离心,取上清液得血浆标本,其余5ml3000 转/分离心后取上清液得血清标本,并置入-800C 冰箱保存。分批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浆HCY,LP(a)和ox-LDL 水平。同时分别于入院次日、4 周、8 周、12 周常规生化室测得血浆TG,TC,LDL-C 和HDL-C 水平。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治疗前后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相关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检验水准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