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香是瑞香科(Thymelaeceae)沉香属(Aquilaria)或拟沉香属(Gyrinops)植物受伤后所产生的含树脂的木材,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的珍贵药材和稀有香料。目前市场上野生沉香资源供不应求,因而人工结香技术应运而生,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得到了初步研究和发展,整树结香法和人工打洞法就是其中两种较为成熟的人工结香技术。本研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并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根据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PECs)的薄层色谱特征显色情况和特征紫外吸收曲线从人工打洞沉香中分离鉴定了 38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1~38)。其中有21个新化合物,即化合物1~5,11~14,18~22,24~30;化合物1~17是5,6,7,8-四氢-2-(2-苯乙基)色酮(THPECs);化合物18~22是7,8-单环氧-5,6,7,8-四氢-2-(2-苯乙基)色酮(EPECs);化合物23是双环氧-5,6,7,8-四氢-2-(2-苯乙基)色酮(DEPEC),化合物24~38是fidersia类型的2-(2-苯乙基)色酮(FTPECs)。将上述38个2-(2-苯乙基)色酮类单体化合物,以及课题组前期对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积累的标准品,共65个2-(2-苯乙基)色酮类单体化合物均配制成混合标准样品溶液并按照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HPLC-MS数据库,从而为沉香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奠定了基础。通过整树结香法刺激健康白木香树使之结香,并定期采集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HPLC-MS分析了不同取香时间的10批样品。由GC-MS分析可知,结香样品的挥发性成分中有2-(2-苯乙基)色酮类(PECs)、倍半萜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其中PECs为主要成分,在白木香树受伤后的第一个月就检测到了大量的PECs,在结香一年的样品中其总相对含量仍然很高;而沉香中的另一类特征性化合物——倍半萜类成分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且相对含量也较低。对第1至6月、第9月的7批样品以及第12月的3批样品进行HPLC-MS分析,一共检测到64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PECs),其中有34个化合物根据与标准品匹对或者根据质谱特征及裂解规律确定了结构。通过分别统计分析苄基片段无取代、4,-OCH3取代及3’-OH,4’-OCH3取代的三组PECs在第1~12月间每月样品中的总相对含量之和的变化趋势,推测了 PECs的苄基片段取代类型的演变过程:最先出现的是无取代的苄基片段,其次是4’位被-OCH3取代的苄基片段,然后是3’和4’分别被-OH和-OCH3取代的苄基片段。将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PECs)按照色酮片段的结构特点分为四个类型进行分析发现,FTPECs类型的种类众多,总相对含量最大,其次是THPECs类型,而EPECs和DEPECs类型的数目较少,相对含量也较低。通过计算四组色酮片段不同取代类型的FTPECs在第1~12月间的平均总相对含量之和,发现其大小顺序如下:色酮片段6,7-二甲氧基取代>色酮片段6-羟基取代>色酮片段6-甲氧基取代>色酮片段无取代。对FTPECs的色酮片段和苄基片段的取代基数目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FTPECs色酮片段的取代基数目远多于苄基片段,且在结香一年时间内,苄基片段的n/N值(取代基个数与色酮个数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而色酮片段的n/N值无明显变化。本次研究在运用柱色谱技术和波谱技术分离鉴定2-(2-苯乙基)色酮类单体化合物并建立标准品数据库的基础上,用GC-MS和HPLC-MS技术对不同时期的结香样品进行分析,揭示了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在人工沉香的前期形成过程中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为深入探讨沉香的结香机理提供思路,也为人工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