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彰显了我国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表明了儒家具有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范仲淹、王安石、张载等宋明理学家也是如此,他们普遍希望能够在“内圣”的基础上,建立外在事功的伟大抱负。虽然他们都认为“外王”必须建立在“内圣”的基础之上,但在通过哪个主体的“内圣”功夫来实现天下的治理上,朱熹和王阳明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朱熹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寄托在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身上,希望通过皇帝的内圣功夫,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来实现自己的“外王”政治理想。但寄希望于出现一个好皇帝,并像王安石一样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与支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终其一生,朱熹也没有进入政治的核心,而只能像先儒一样,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王阳明早期也希望能够遇到明君,得以展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现实的政治斗争是残酷无情的。在受到打击,贬居龙场之后,王阳明终于顿悟了。经过“龙场悟道”,他开出了一条新的“觉民行道”的下行路线,即将“内圣”的主体转移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通过教化“愚夫愚妇”,从而将人人都培养成尧舜一样的圣人。总体来说,王阳明的“外王”思想,主张在“万物一体”的理念下,以“良知”心学为立足点,以社会大众为新对象,以“三代之治”为理想,通过“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抱负。王阳明具体的实践是通过讲学运动、订立乡约等来推动,特别是王阳明弟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在推动民间讲学运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通过王阳明及王艮泰州学派的政治实践,虽然“觉民行道”的努力在一定范围内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引起了封建统治集团的不满和恐慌,认为这是在败坏风气,危及封建统治秩序和道德规范,因此这条具有思想启蒙意义道路被封建统治者所扼杀。王阳明“觉民行道”的“外王”努力同样也没有取得成功。由此导致了在明末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一部分阳明后学逐渐走上“空谈心性”、“流于禅学”的“纯内圣、弃外王”的歧途,甚至流于空虚无用之学。为此,有人将明亡的原因,归罪于王阳明。明清实学家也对阳明后学给予了深刻的反省与激烈的批判,以“经世致用”为目标的“实学”的逐渐兴起,纠正了宋明理学“内圣外王”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并将“内圣”与“外王”割裂开来,提倡实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