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兴的语言研究的方法。简单来说,是一种认为语言的存在状态是由作为认知主体的人通过如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决定的认知方法。迄今为止,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多义词的研究方面,它弥补了许多用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无法详细解释的语言现象。本稿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现代日语格助词“に”的多种用法进行考察。由于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论是本稿主要的指导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为了能更好地运用其相关理论对格助词“に”进行研究,本稿首先对认知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主要为原型义理论、范畴化理论、意象图式理论以及意义扩张的方式:隐喻和暗喻等。其次,对格助词“に”主要的先行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发现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点。先行研究中,对格助词“に”的用法进行说明的时候,中心用法及共同意象是其“移动的终点”的用法,然而,如果将格助词“に”看作“ガ→ニ”这个移动方向性的话,在“起点”用法及被动“动作主体”的用法中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动作的移动方向发生了“ニ→ガ”的逆转。原本格助词“に”在表示移动的方向性上是中立的,只是单纯表示存在物和场所的关系性,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了。本稿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通时角度和共时角度对日语格助词“に”的用法多义性进行考察,认定其原型义为“存在的场所”这一用法,其他义项均是由原型义通过隐喻等认知模式派生扩张而来的。然后,依据杉村泰对格助词“に”用法的三分类,根据其与原型义“存在的场所”结合度的不同,对日语格助词“に”的多种用法进行范畴化,即为“存在的场所”、“具有方向性的运动的终点”、“动作主体”三个范畴,并对每个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范畴的意义特征进行考察。即:“存在的场所”范畴中各用法的共同意象为“存在的点”,属于“具有方向性的运动的终点”的各用法仅仅表示“存在的关系性”,而最后范畴“动作主体”根本上来说也只是标示了存在物和存在的场所的关系性。再次,对日语格助词“に”的各个用法从原型义“存在的场所”的扩张过程就行分析探讨,结合前面对各意义范畴特征的研究,发现格助词“に”的诸用法共同的特征是表示存在物和场所之间的存在关系,根据各用法从原型义的扩张关系图,从而对日语格助词“に”的多种用法进行统一的说明。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实际的学习有所指导,本稿还对“名词+に+动词”这一形式中名词和动词各自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本稿的研究内容,得出关于日语格助词“に”的原型义同心圆扩张图、意象网络图以及用法语义网络图,并对本稿中残存的问题以及论述不全面的内容进行整理,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以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