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球少球悬铃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行道树种和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但由于冬芽萌发、球果脱落产生大量的绒毛、花粉和果毛,导致人们呼吸道系统障碍、皮肤瘙痒、迷眼、过敏等危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了环境污染。因而,解决悬铃木果毛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形态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界中选育自然变异产生的无球或少球品种,在形态上对悬铃木进行划分初步选育出了一些少球无球单株;通过加龄苗技术对其进行子代鉴定;对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酯酶等四种同工酶进行分析鉴定和聚类分析;结合形态标记和酶蛋白标记对选育出的无球少球单株进行了鉴定,得出结论如下:①悬铃木栽培范围广,适应性强,杂交种二球悬铃木的子代分离现象严重,自然变异性强,为自然选择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②通过对丰富的种质资源形态变异指标量化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是自然选种的有效途径。以郑州为中心,辐射东、西、南、北各大城市和乡村,通过自然选种途径,选出了12株无球少球单株。③在自然选种的基础上,通过4种同工酶分析,对初选的无球少球悬铃木类型进行了酶蛋白标记,初步选出了4号单株为无球悬铃木类型,9号为少球类型,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潜力。同时对选出的无球少球类型进行了4年的跟踪调查,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悬铃木新品种选育的可靠性和遗传稳定性。④悬铃木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⑤同工酶分析易受树木生育环境和发育阶段以及实验条件的影响,但采用休眠芽作为酶蛋白分析材料,<WP=8>并注意实验环境条件的一致性,很好地对悬铃木新品种进行了鉴定。⑥悬铃木冬芽具有浅冬休眠的特性,解除其休眠的低温范围较大,15℃与20℃也有低温效果。悬铃木冬芽在不同休眠阶段和温度条件下,芽鳞阻碍力与冬芽内部的萌发力的消长决定着发芽与否。芽鳞内含有促进或抑制冬芽萌发的物质,该物质并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改变着阻碍力与萌发力的消长。悬铃木冬芽休眠的特殊性决定了悬铃木栽培范围广泛的生理生态适应性,也说明了选育出的无球少球新品种可能也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⑦悬铃木冬芽的萌发与枝条的生根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冬芽难于萌发的深休眠期枝条容易生根,同时又由于15℃与20℃不仅具有解除休眠促进冬芽萌发的作用,又是枝条生根的适宜温度,所以,选择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枝条在15~20℃条件下进行发芽生根的诱导与培养是培育加龄无球少球悬铃木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为无球少球悬铃木新品种的进一步鉴定奠定了基础。本实验中成功培育的几十株加龄苗的当年花芽分化次年开花结实的现象印证了培育加龄苗进行无球少球悬铃木新品种子代测定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其他文献
研究沙生灌木茎流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性,为沙区植被保育与恢复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于2012年利用Flow32-1K包裹式茎
关于森林涵养水源效益,该文从理论上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宣言了更有利于进行计量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概念,并且分别林冠层、森林枯落物层、森林土壤层详细地分析了森林涵养水
为了有效解决杨树虫害问题和完善转抗虫基因植物培育技术体系,通过室内和室外饲虫试验,研究了转基因杨树的抗虫性鉴定、抗虫效应及抗性规律;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了青杨再生体
学位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河西灌区持续林业从生态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的发展方向和微观的技术措施上提出了河西灌
该文首先介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从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入手,以安福县区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诊断模型、层次分析法及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等分析
学位
近50年来,遥感技术呈现了较快的发展与变化,从小范围科研到大规模实际生产的应用,都取得了诸多应用成果。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行业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也呈现了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限制植被建设的主要因素,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是该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因此研究樟子松蒸腾耗水规律具有重要意
为了缩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育种周期,在塑料大棚内采取光周期导、不同浓度CO施肥、控制温度和湿度、绞缢处理等强化措施,达到诱导白桦提早开花结实的目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