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优化实验配比探究不同外加剂对磷酸镁水泥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探究磷酸镁水泥水化机理,结果表明:1.P/M质量比对磷酸镁水泥的水化反应有决定性影响,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钾的水化反应首先发生在氧化镁颗粒表面,当P/M质量比为1/3时,产生的水化产物MgKPO4·6H2O较多,此时部分剩余的氧化镁颗粒填充在晶体网络结构的空隙中,起到骨架支撑作用。随着氧化镁相对含量的增加,生成的鸟粪石晶体相对减少,剩余的氧化镁过多,长期使用后易水化而破坏了基体的整体性,宏观性能变差。因此,P/M的最佳质量比为1:3。2.水胶比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水胶比的变大,磷酸镁水泥的耐压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当水胶比位于0.120.14之间时耐压强度达到最大。水胶比对磷酸镁水泥的初期强度作用不是很明显,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当水胶比为0.14时最佳。3.硼砂的添加量对磷酸镁水泥的力学性能作用不明显,但对它的终凝时间影响突出。随着硼砂含量的提高,其耐压强度呈现出先变大再变小的规律,当其含量为11%时耐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硼砂含量高于11%时,其耐压强度急速降低;随着龄期的增加,硬化体耐压强度逐渐变大。4.随着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加,磷酸镁水泥耐磨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当粉煤灰掺入量为10%时,其常温耐磨度较小,耐磨强度最好。5.复合抗水剂的加入改变了磷酸镁水泥中MgKPO4·6H2O的晶体形状,由普通的架状结构转变为板状的层状结构,而且为酸碱反应提供了良好的PH环境,即使在水中浸泡,由于能够达到酸碱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较多的MgKPO4·6H2O水化产物,而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有效的填充晶体的空隙使基体不至于疏松,骨架散开,使基体的抗水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