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参照归化和异化理论对林语堂的小说Moment in Peking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张振玉译本中运用的翻译策略并反照归化和异化理论的相关论述。本文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反思并比较中外译界归化和异化理论体系,分析了张振玉《京华烟云》中文译本的翻译特色。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国内国外的翻译活动迅速发展,翻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翻译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翻译学也从应用语言学和比较文学的分支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归化和异化理论一直是翻译界探讨的焦点,学术界对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直争论不休。在西方,归化和异化理论从最初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到施莱尔马赫提出的“译者或者尽量尊重原著,让读者适应作者;或者尽量尊重读者,让译文贴近读者”,直至韦努蒂受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影响,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归化和异化理论在中国也有很长的历史。关于它们的争论可追溯至汉代,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佛经中的“质”译和“文”译即近现代的“直译”和“意译”。20世纪20到3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主张直译,而梁实秋等学者则主张意译,由此又发生了一场论争。1987年,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对当时以归化翻译为主流的翻译界提出了挑战。在翻译研究史上,有“归化即意译,异化即直译”的观点,这种说法得到了中外学者的极力否定。归化和异化翻译是意译和直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出于对归化和异化理论研究的兴趣,通过对Moment in Peking的张振玉译本的个案研究,作者发现译者在翻译该小说时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译者在翻译人名时有用到过异化翻译策略,但是从整个译本来看,归化翻译策略仍然占主导地位。作者通过分析张振玉翻译该小说目录、书名、人名、地名、专有名词、谚语及对话时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得出的结论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很难只用一种翻译策略就翻译出好的作品来,只有把归化和异化策略合理结合才能呈现好的译本给读者。与此同时,译者要考虑特殊因素对翻译的影响。Moment in Peking是一本由中国人写就的英文长篇小说,其创作风格无疑要带上汉语的语言特点。因此,张振玉在翻译该英文小说时就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灵活翻译,翻译出好的作品。本文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与Moment in Peking及其中译本中的实例相结合,探讨翻译文本的特殊性和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笔者望借此给具中国本土特点文本的翻译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