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2004年报披露中的一项制度创新。针对其的讨论较多,而对业绩快报的股票市场反应相关的实证研究在国内较少。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业绩快报发布前后短期内的股价表现,以及业绩快报信息对市场反应的解释力问题。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和文献回顾;其次,作为辅助的规范性研究,本文对我国的业绩快报制度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最后,本文选取了对2004-2006年报发布业绩快报的1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针对业绩快报发布的股票市场反应展开了实证讨论。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对业绩快报发布前后股价的整体表现研究发现,在发布日附近,公司股价的整体表现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发布日前,公司股价的整体表现并不显著;在发布日后,公司股价的整体表现在短时间内会出现显著的正反应。2.业绩快报盈余信息对股价表现的解释力方面,我国的股票市场能够对不同盈余信息指标做出识别并产生显著的反应。对于未预期每股收益指标,在公告日附近期间,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好消息组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坏消息组;对于未预期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在公告日附近期间,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正相关,但好消息组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坏消息组;对于未预期净利润指标,在公告日附近期间,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好消息组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坏消息组。通过逐步回归发现,虽然三种盈余指标都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但是未预期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最强。3.业绩快报其他信息对股价表现的解释力方面,我国的股票市场能够对发布主体相关信息做出识别,但是对内容详细程度相关信息并没有做出识别。在公告日附近短期间,当发布主体是主板上市公司时,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业绩快报由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发布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