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拮抗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脓毒症脑损伤及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经典脓毒症动物模型以及侧脑室置管模型,深入探讨脓毒症时脑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规律及其与脓毒性脑损伤、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假伤组、脓毒症组、侧脑室注射假伤组以及脓毒症动物侧脑室注射HMGB1抑制剂(BoxA)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复制脓毒症模型、全自动小鼠脑立体定位仪构建侧脑室置管模型,脓毒症后立即经侧脑室导管向侧脑室注射1μg BoxA,于24 h及48 h留取脾脏并通过组织研磨、密度梯度离心、磁性分选的方法分离出树突状细胞(DC)及CD4+T细胞,取出整脑并分离出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结构。采用组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组织TUNEL染色及HE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HMGB1、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表达、组织凋亡、损伤等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计数检测法(CCK8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DC表面分子表达、T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等变化。  结果:1.脓毒症组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脑组织HMGB1表达较假伤组明显增加(皮层:P<0.01;海马:P<0.05;丘脑:P<0.05;纹状体:P<0.05);而脓毒症24h与48 h相比较各部分组织HMGB1表达无明显差异。2.脓毒症组与假伤组比较: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皮层:P<0.01;海马:P<0.01;丘脑:P<0.01;纹状体:P<0.01),且各脑区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皮层:P<0.05;海马:P<0.05;丘脑:P<0.05;纹状体:P<0.05);各个脑区组织损伤明显加重,血清特异性蛋白100β(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明显增加(S100β:P<0.05; NSE:P<0.05)。而脓毒症24 h与48 h之间比较,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无明显差异。3.DC表面分子在脓毒症24 h组较假伤组CD80表达降低(P<0.05),而CD86、MHC-Ⅱ表达无明显差异(CD86:P>0.05;MHC-Ⅱ: P>0.05),脓毒症48 h组较假伤组DC表面分子表达均显著降低(CD80:P<0.01; CD86: P<0.05; MHC-Ⅱ: P<0.01)。4.DC介导T细胞增殖活性在脓毒症24 h与假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脓毒症48 h出现明显下降(P<0.05);T细胞分泌IL-2、IFN-γ、 IL-4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在脓毒症24h与假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而脓毒症48 h时IL-2、IFN-γ分泌明显下降(IL-2:P<0.01,IFN-γ: P<0.01),IL-4分泌则增加(P<0.05),IFN-γ/IL-4比值刃较假伤组显著降低(P<0.05)。5.脓毒症后侧脑室注射(ICV) BoxA组较脓毒症组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组织HMGB1表达明显降低(皮层:P<0.05;海马:P<0.05;丘脑:P<0.05;纹状体:P<0.01),侧脑室注射假伤组与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之间其表达无明显差异,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24 h与48 h比较亦无明显差异。6.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各个脑区组织细胞凋亡较脓毒症组显著减轻(皮层:P<0.05;海马:P<0.05;丘脑:P<0.05;纹状体:P<0.05),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皮层:P<0.05;海马:P<0.05;丘脑:P<0.05;纹状体:P<0.05)。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较脓毒症组皮层、海马、丘脑及纹状体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血清S100β和NSE水平亦较脓毒症组显著下降(S100β: P<0.05; NSE:P<0.05),但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与侧脑室注射假伤组之间比较、脓毒症+侧脑室注射24 h与48 h之间比较各个脑区组织细胞凋亡、caspase-3表达及组织损伤、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7.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较脓毒症24 h组CD80表达上调(P<0.05),而CD86、MHC-Ⅱ表达没有明显差异(CD86: P>0.05; MHC-Ⅱ:P>0.05)。与脓毒症组48 h比较,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CD80、CD86、MHC-Ⅱ表达明显上调(CD80: P<0.05; CD86:P<0.05; MHC-Ⅱ: P<0.05),而脓毒症假伤组与侧脑室注射假伤组、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后24 h与48 h之间DC表面分子表达差异不明显。8.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DC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在48 h时较脓毒症组明显增强(P<0.05),但24 h与脓毒症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组共培养上清IL-2及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IL-2: P<0.05;IFN-γ:P<0.05),IL-4分泌量下降(P<0.05)及IFN-γ/IL-4比值增加(P<0.05);DC介导T细胞增殖活性、IL-2、IFN-γ、 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在脓毒症假伤组与侧脑室注射假伤组、脓毒症+侧脑室注射BoxA后24 h与48 h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1.脓毒症状态下中枢HMGB1表达增强与脓毒症脑组织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严重脓毒症后中枢HMGB1产生增加可介导脾脏DC免疫功能下降,并进一步诱导T细胞向Th2漂移,且具有时间依赖性;3.中枢拮抗HMGB1能显著减轻脓毒症脑损伤并改善脾脏DC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斑块组织以及泡沫细胞中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miR-155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应用PMA刺激THP-1分化形成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