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骨节病病情相对活跃且严重的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当地大骨节病病情分布和地理景观分异等因素,通过野外考察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进行了自然土壤剖面、表层耕作土壤及主要农作物的匹配采集与样品硒等元素的测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松潘县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传输分配机制,土壤硒形态分布与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大骨节病病情分异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旨在为该区大骨节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松潘县土壤和主要粮食作物除涪江流域外总体处于低硒水平,其中大骨节病病区土壤和粮食作物平均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其变化趋势与大骨节病病情程度呈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受成土母质、水热条件、地势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壤硒在宏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土壤硒含量随土壤类型由西北向东南的演替而呈相应递增,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极显著减少的趋势。 (2)通过对松潘县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传输与分配的研究,发现大骨节病病村土壤可提供植物吸收利用的硒的能力显著低于非病村,使其作物根系难以对土壤中的硒进行吸收和累积,而重病村耕作土壤中以水溶态、交换态和富啡酸态硒表征的有效态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村的土壤硒形态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形态分析结果还显示,重病村与非病村耕作土壤中硒形态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富啡酸态硒的含量上,这一结果提示病区与非病区耕作土壤中富啡酸态硒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土壤供硒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3)研究区内不同作物从环境中吸收硒并积累在体内的能力表现为:玉米>青稞>胡豆。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建议适当调节松潘县大骨节病病区的主要农耕作物及其饮食结构,如增加富硒能力强的作物的种植量,减少其主要膳食构成中青稞的摄入量等,以提高硒营养水平。 (4)土壤性质和地理景观因素是影响土壤硒形态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是在某一特定自然环境及土壤类型中,由某一或多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表现为:土壤pH>粘粒>有机质,其中富啡酸态和有效态硒受土壤pH和粘粒含量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地理景观因素中以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对土壤硒的地理分异影响较为显著,表现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随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少,水溶态硒受坡向影响较大,由此可见,大骨节病患病率随海拔、坡度等地理景观要素变化的趋势与土壤有效态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