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对基金业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而目前我国的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上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远远没有起到指导中国基金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本文采用盈余公告Alpha方法,根据基金持股的盈余公告收益剔除市场基准收益率(MAR)或基金持有的股票所在类型的平均收益率(BAR)来计算相应业绩指标,来考察基金择股能力,避开了传统方法中的联合假设问题,对中国基金的总体及按基金的规模、风格、费率对基金分类表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总的来说基金显示出了比较好的投资才能,基金选择的股票收益率赢过了大盘和同类平均水平,现有基金业绩评估主流方法可能低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并且从总体上看基金业绩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这将有利于改变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稳定证券市场。同时优秀的基金比表现较差的基金在次重仓股的选择能力上更具优势。基金整体在选择股票种类和投资比重的分配上表现尚佳,但对比与同类股票基准的差异,重仓股的表现比次重仓要稍逊一筹。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业绩差异不大,二者的表现都明显优于债券型基金。我国基金的规模效应确实存在。规模越大的基金择股能力越强,并且规模较大的基金在其持仓量最大的基金的选择上,表现出了更强的辨析能力。不同费率类别的基金的择股能力从统计的角度来讲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管理费率对基金管理人水平的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最后,针对本文所用方法,作者提出了相应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