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系统中的网络流调度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集群系统的部署和使用非常广泛。在集群系统中,一个任务通常分为多个处理阶段顺序执行,而在各处理阶段之间需要通过内部网络来传输数据和中间结果。已有测量工作表明,数据传输时间占整个任务运行时间的比重很大,因此优化集群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时间对于加速任务、提升应用性能非常重要。网络流调度是优化数据传输时间的有效方法,主要指为数据流设定传输顺序以及分配带宽。在小规模集群系统中,网络内部容易做到无阻塞,流调度主要在边缘链路上;而在大规模集群系统中,网络内部也可能成为瓶颈,流调度也应作用于网络内部。由于集群系统应用种类繁多,通信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内部网络中既存在独立的单流也存在并发的流束。相应地,网络流调度既包括单流调度也包括流束调度。根据以上分类,本文分别在小规模与大规模集群系统中针对单流调度和流束调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提出了稳定的单流调度策略。针对小规模与大规模集群系统都存在的调度策略不稳定问题,本文设计了稳定的单流调度策略BASRPT,并且针对小规模和大规模集群系统分别设计了两个版本。BASRPT同时考虑流的剩余大小和所在队列的队长,优先传输长队列中的短流,既能够控制队长又能够缩短流完成时间。仿真结果表明,BASRPT能够维持队列长度稳定并取得较低的流完成时间。(2)提出了已知部分信息的流束调度策略。针对小规模集群系统中部分流束信息可知的场景,本文设计了已知部分信息的流束调度策略IICS。IICS借助流束中已到达子流信息对剩余传输时间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值近似实现最小剩余时间优先。仿真结果表明,IICS能够取得与信息完全可知的策略接近的流束完成时间。(3)提出了网络内部瓶颈感知的流束调度策略。针对大规模集群系统中的网络内部瓶颈约束,本文设计了分布式网络内瓶颈感知的流束调度策略DBA。DBA在所有链路的带宽约束下,通过各节点演化的方式近似实现了全网范围的最小剩余时间优先策略。仿真结果表明,DBA具有优越的流束完成时间性能和高吞吐量。(4)提出了光电路交换网络中的流束调度策略。针对大规模集群系统中光电路交换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设计了光电路交换网络中优化流束完成时间的调度策略GMRTF。GMRTF同时结合了电路调度与流束调度,将同一电路上的子流适当分组,组内不切换电路,组间采用最小剩余时间优先策略。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在光电路交换网络中GMRTF能够显著降低流束完成时间并提高吞吐量。
其他文献
提高宽工况范围下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预测能力是燃烧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不确定性分析是控制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误差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数值方法探究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来源以及传递机制,采用模型优化等方法减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然而,目前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还存在计算效率较低、实验工况和实际条件不匹配等诸多问题,难以应用于复杂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本研究旨在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燃烧反应动力学
本论文研究了在旋量凝聚体中调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和利用自旋交换实现自旋量子态动力学制备的相关问题。首先,针对旋量凝聚体中自旋交换相互作用较弱,且容易被磁场抑制等问题,我们提出了通过周期驱动实现共振自旋交换的方案,即通过驱动场直接补偿单粒子间自旋交换存在的能量失谐。该方案在87Rb-23Na旋量混合物中进行了数值验证。我们还提出了利用腔光场与原子的耦合来诱导等效自旋交换相互作用的方案。通过设定腔光场初
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短链非编码RNA,它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沉默。在植物中,miRNA的产生起始于由RNA Polymerase II(Pol II)转录MIR基因合成一条长转录本pri-miRNA。经过连续两次切割,pri-miRNA会被Dicer-Like 1(DCL1)加工成21 nt的短RNA双链,其中miRNA链会装载入ARGONAUTE 1(AGO
本论文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组合箱梁桥面系展开研究,从材料、构件和结构等不同层次,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其整体和局部静力性能,提出设计方法及优化建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优化的狗骨式轴拉试验方法,准确地量测了UHPC轴拉过程中的力与变形,基于试验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钢纤维掺量的UHPC单
本文研究了里德堡原子系综中关于原子和光子的量子多体问题,着重探讨了其中的动力学过程和新颖的物理现象,以及其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潜在应用。首先,我们研究了有序的原子阵列系统中由里德堡缀饰诱导的相互作用及其引发的多体动力学。在第一个方案中,我们发现激光缀饰形成的非对称微扰路径会诱导出一种基态和里德堡态之间的等效自旋交换。这种人造的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具有长程特性以及高度的可调性,因此可以利用它来对一些常规体
置换型组合优化问题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以及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一直以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求解优化问题的各种算法中基于仿真的方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此外,将具体问题的特征结合到算法的设计中是提升算法性能和问题求解效率的重要突破点。本论文研究置换型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求解方法——交互熵算法,重点关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线性排序问题和单行设施布局问题,对结合问题特性的
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糖基化作用能够修饰相应的苷元以改变其催化活性、溶解性、稳定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植物体内糖基化修饰在调节激素的稳态平衡,外源有害物质解毒,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糖基化修饰对拟南芥花发育有极其特殊的影响
与引力波(GW)或伽马暴(GRB)事例关联的中微子,是指在宇宙中由致密双星体合并或者大质量恒星塌缩过程而伴随产生的,并具有短时间爆发特征的中微子。目前为止,理论对于这类天体事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并不清楚。宇宙中穿梭的中微子,与物质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够作为信使,携带天体点源内部最原始的信息到达地球上的探测器。在已经到来的多信使观测时代,中微子、引力波和伽马暴的联合观测对于了解这些天体过程的动力
氧离子固体电解质因其优良的电学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氧传感器等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中。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氧化铈基陶瓷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氧离子电解质,并有望拓展器件在中低温区(300~600℃)的应用。本文以氧化铈基纳米材料为基础,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薄膜电解质,从增加氧空位浓度与优化空位迁移过程两方面出发,提高氧化铈基电解质的电学
大规模行人检索在实际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监控安防、签到门禁和群体性事件识别和预警等,其涉及的相关研究问题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受到了学术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前沿方向之一。行人的底层视觉特征检索和行人的高层语义属性检索是行人检索的两类主要任务。对于行人底层特征检索,在大规模条件下,如何实现对行人底层特征的高效编码和快速检索是我们使用行人检索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