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调查了刺参养殖池塘的理化和生物状况,筛选出两株有益池塘水质调控的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查明了温度、盐度和规格对刺参能量收支的影响,研究了刺参围隔育苗的技术原理;优化出池塘投苗放养的“温度、盐度和规格”适宜组合,初步建立了“工厂化产卵与孵化——池塘围隔培育”的生态育苗模式。研究结果对于刺参健康苗种培育相关理论完善、技术提升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2010年12月,对大连金砣食品有限公司刺参养殖池塘的生境特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池塘的温幅和盐幅较为宽广,但变化较为缓慢,受地理纬度影响,刺参养殖池塘的水温与盐度呈负相关;pH稳定于7.9~8.2之间;COD低于10mg/L;透明度较高,营养盐含量偏低;浮游生物小型化趋势明显,其中浮游植物以硅藻占优势,而浮游动物以桡足类占优势。2.刺参养殖池塘异养菌与硝化细菌的数量受温度影响呈季节性变化。夏、秋季较高,为152.5~214.6×10~3cfu/g;冬季较低,为36×10~3cfu/g。通过富集、分离和纯化,从高产刺参养殖池塘的底泥沉积物中筛选出两株高效亚硝化菌株,即亚硝酸盐氧化菌OH1和OB6,革兰氏染色均呈阴性;在基于16SrDNA序列比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OH1与Cobetia marina DSM4741(T)相似性达99.6%;OB6与Halomonas ventosae Al12(T)相似性达99.8%;两菌株OH1和OB6的24h亚硝酸降解率分别达99.6%和99.8%。3.于2011年6至11月,采用陆基围隔法,通过搅底、施用微生态制剂、培养底栖硅藻、换水等调控措施对刺参幼、稚参进行生态育苗实验。结果表明:在围隔中刺参幼体由小耳期发育到中耳期,变态率为50%;发育到大耳期,变态率为30%;稚参投苗2d后的存活率为1.75%,实验结束后的存活率为19%,且质量由5g/m~3增加到37.9g/m~3,增重近8倍。4.刺参养殖池塘的水温与盐度的波动较大,全凭经验选择投苗时间,产量极不稳定。本文以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水温、盐度及规格对池塘养殖刺参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盐度及规格对刺参能量收支影响显著,其中盐度与规格是刺参特定增长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优化出不同规格刺参用于生长最适温盐条件。根据实验结果,在每年春、秋季,当池塘水温与盐度分别达16°C和30时,放养湿重为37.34±4.63g的刺参,摄食生长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