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历史上的教训,战后初期日本严格限制赤字国债的发行。但随着高速增长的结束和“向福利国家迈进”,日本财政的均衡原则被彻底打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走上了持续发行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的道路,此后政府的债务累积数额也越来越庞大。为了恢复财政的健全性,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声势浩大的财政、行政改革,但始终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目前日本近半数预算需要靠政府举债来弥补,到2006年末政府债务已接近GDP的1.5倍,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从日本历届内阁的财政改革计划来看,政府推行改革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从改革的过程来看,作为削减赤字的手段,从压缩预算规模到清算、淘汰低效的财政支出项目和部门,在国会讨论时总是出现“原则赞同,具体做法反对”的现象。当凯恩斯政策在70年代造成经济“滞胀”而被西方国家放弃时,日本却对这一政策产生了依赖。改革无法推行下去。很显然,上述现象仅仅归咎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是不够的。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将新“经济人”假设从经济市场决策领域扩展到政治市场决策领域,对人类行为作出统一分析。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市场上同样存在“经济人”的成本—收益比较,国家主体(包括政党和官僚)不再是传统上认为的“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官员以及选民都是“经济人”。财政不仅是经济的窗口,也是政治的窗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与征税的背后是一种权力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在民主条件下是一种集体行动,一种公共选择。财政改革涉及各政治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势必会遭到既得利益主体的阻挠并通过政治程序反映出来。尤其是日本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形成了“强政府干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高速增长结束后逐渐演变成各权力主体对预算分配权的控制。作为削减赤字的手段,从压缩预算规模到清算、淘汰低效的财政支出项目和部门,都是对既有权力的剥夺。与欧美等国的财政改革相比,日本的财政改革遇到了更大的政治阻碍。造成日本财政改革受阻的政治因素不容忽视。论文拟从日本财政改革的政治过程出发,旨在寻找造成财政改革低效率的深层次原因。论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视角对改革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日本财政改革的低效率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文中首先对战后日本的政治决策体系和财政重建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通过三个方面的考察,对日本财政改革的绩效作出评价,并从理论上阐释日本财政改革低效率的原因;最后通过中曾根内阁的税制改革和小泉内阁的特殊法人改革两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在日本“官僚多元主义”决策体系和利益财政机制的作用下,利益集团、“族议员”和官僚的“合谋”、官厅之间获取政策资源的竞争以及政府与选民等政治主体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最终导致日本的财政改革屡屡受挫。也就是说,即使是代议民主制国家,一个旨在对未来经济健康发展有利的改革会因为谁都不愿意承受改革成本而一再延滞。要实现财政再建目标,仅仅靠制定限制国债发行量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与财政决策相关的体制变革成为必要。论文的研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选取。论文从财政改革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如何采取行动这一视角出发,探讨日本既有的政治决策体系对各政治主体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政治决策体系既包括正式规则又包括非正式规则。与以往的研究比较,本研究更关注非正式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影响。2.分析工具的运用。论文运用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在内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展开研究。改革问题的研究及其视角的选取决定了理论工具的选择。一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将新“经济人”假设从市场经济决策领域扩展到政治市场决策领域,对于政治决策结果的解释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一个变量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为研究改革问题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3.分析框架的建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改革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和结果取决于各种组织的博弈。在此基础上,论文根据“经济人”假设建立政府(执政党和官僚)主导改革的博弈模型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再是全能的制度设计者、慈善的分配裁定者,而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和激励结构的博弈中的对局者。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观点上的创新。新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既包括正式规则又包括非正式规则。以往学者对日本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或者是强调正式规则对日本财政改革滞后的影响,即公共选择学派的一般观点;或者是强调非正式规则对日本财政改革滞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英美的比较,强调日本的特殊决策体系对日本财政改革滞后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比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既强调正式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也强调非正式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影响。2.方法上的创新。本论文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博弈工具的运用。实际上,日本的财政改革过程也是一个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论文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找出日本财政改革过程中政党、官僚、利益集团和纳税人的政治立场和行动逻辑,在交易成本框架下建立一个针对财政问题与政治决策体系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进而得出规范的经济学解释,弥补了以往学者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使这一研究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