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国近年来相关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良性中央气道狭窄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良性中央气道狭窄发病原因复杂,由于结核病在我国有死灰复燃的态势,所以在我国良性中央气道狭窄发生的主要病因仍是肺结核。而其他诸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后损伤,以及一些罕见病复发性多软骨炎、支气管淀粉样变,也是造成不同程度上良性气道狭窄的原因。良性气道狭窄症状可轻可重,重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生存期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既往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多为外科手术进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重建。但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开展较少。而近年来内科介入在良性气道狭窄治疗方面发展成熟,有创伤小,可适应老年心肺基础情况较差病人的优势。内科介入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但良性气道狭窄反复创伤瘢痕形成,极易并发再次狭窄。因此临床上要求一种新的能够减少气道再狭窄的治疗方案。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强大抗炎效价的局部用合成糖皮质激素,它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第二信使,进入细胞核内,影响DNA的表达,造成降低TGF-β1的表达下调,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胶原纤维的形成,减轻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目前已有临床研究将布地奈德应用在介入治疗气道狭窄中,其对瘢痕组织形成,扼制再狭窄有一定的疗效。呼吸介入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通过联合激素介入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改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减轻社会及患者的负担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暂时性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对比其与单纯支架介入治疗,评估在临床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气道再狭窄发生率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探索综合治疗良性气道狭窄提高更多选择。对象和方法:1.对象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和厦门市呼吸病医院呼吸肿瘤科,临床确诊为重度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42例(均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布地奈德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8.33±12.86),行常规支架置入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1.33±22.35),仅行常规支架置入治疗。1.1符合下列入组条件: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检查、经TBLB或纤支镜刷检局部黏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重度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病例;入组的气道狭窄的病变位置发生在气管、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支气管的狭窄。排除标准:(1)良、恶性气道肿瘤;(2)其他少罕见病变造成的狭窄,比如支气管淀粉样变、骨质沉着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eopathia osteoplastica,TOP)(3)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基础功能不能耐受介入手术和对激素、麻醉药过敏的患者;(4)怀孕、精神异常及年龄<14岁者;(5)无对手术治疗不能接受、理解的或不能配合侵入性操作的病人。2.术前准备:评估所有患者的基础状态:在介入手术治疗前先完善基本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等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评估,心脏彩超及肺功能评估等。根据患者基础心肺功能、气道狭窄的严重程度,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所需要的治疗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3.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患者分成为布地奈德组及对照组,介入治疗均采取常规支架置入方式,置入暂时性金属支架。布地奈德组在常规支架置入术后,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加入2ml 0.9%氯化钠溶液中雾化,每天2次,疗程2周。治疗1个月后布地奈德组及对照组均取出暂时性金属支架。4.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介入治疗后1个月、6个月测量气道直径,并对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复查支气管镜,评估气管肉芽组织增生情况,再狭窄形成情况。结果:布地奈德组治疗前平均气道直径为(0.345±0.0182)cm,治疗后1月为(0.702±0.0215)cm,近期气道直径改善(0.341±0.0146)cm,治疗后6月为(0.695±0.0231)cm,远期气道直径改善(0.336±0.0164)cm;对照组治疗前平均气道直径为(0.312±0.0167)cm,治疗后1月为(0.697±0.0228)cm,近期气道直径改善(0.327±0.0178)cm,治疗后6月为(0.449±0.0266)cm,远期气道直径改善(0.141±0.0255)cm。可知两组患者经支架介入治疗前后气道直径平均值明显增加。而布地奈德组相较于对照组,其6个月后测量的平均气道直径的改善有优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访6个月中未见与布地奈德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吸入布地奈德与暂时性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方面,可减少狭窄的复发及延长需再治疗的时间,为探索综合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