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表明我国未来将通过优化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来降低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从根本上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房地产高库存和区域差异是中国宏观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发展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通过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三个方面研究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核心目标是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三个方面来研究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为实现研究目标,从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及金融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库存进行历史演变分析和空间演变分析,提炼出我国房地产库存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演变规律。再次,利用2004-2016年金融发展和房地产库存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数据模型、门槛面板数据模型、GWR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以下相关结论:
在金融发展规模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规模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考量金融发展规模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对房地产库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显著。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对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的门槛区制转化,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由抑制作用转化成促进作用。上市公司数量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在全国、中部地区表现出正相关,且中部地区显著。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出轻微的负相关,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库存都表现出一种反向关系,但不显著。市场化指数对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库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中部地区是一种反向关系,但不显著。
在金融发展结构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结构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经典面板模型和GWR数据模型,检验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总体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他资金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空间地域差异弱化了这两者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外资对房地产库存演化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且通过空间变异特征强化了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对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房价与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负相关效应。商品房房价在空间效应作用下对房地产库存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商品房房价通过空间异质性强化了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
在金融发展效率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提出金融发展效率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效率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宏观金融发展效率和微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宏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经典面板模型中,储蓄总额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影响在中西部是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影响在全国和东部是显著正向影响。空间计量模型中储蓄总额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有正向的影响,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有正向的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微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具有促进作用。经典面板模型中,不良贷款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在全国、东部与中部地区均为负相关,且都表现为显著。在空间面板模型中,不良贷款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是正向的,且这种影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典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中,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均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全国、中西部地区是显著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地产库存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空间面板模型中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地产库存在地理距离空间矩阵中是显著性的,经济距离空间矩阵和邻接空间矩阵不显著,且存在着促进作用。
本文的核心目标是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三个方面来研究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为实现研究目标,从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及金融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库存进行历史演变分析和空间演变分析,提炼出我国房地产库存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演变规律。再次,利用2004-2016年金融发展和房地产库存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数据模型、门槛面板数据模型、GWR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以下相关结论:
在金融发展规模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规模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考量金融发展规模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对房地产库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显著。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对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的门槛区制转化,股票市价总值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由抑制作用转化成促进作用。上市公司数量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在全国、中部地区表现出正相关,且中部地区显著。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出轻微的负相关,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库存都表现出一种反向关系,但不显著。市场化指数对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库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中部地区是一种反向关系,但不显著。
在金融发展结构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结构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经典面板模型和GWR数据模型,检验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总体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他资金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空间地域差异弱化了这两者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外资对房地产库存演化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且通过空间变异特征强化了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对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房价与房地产库存有显著的负相关效应。商品房房价在空间效应作用下对房地产库存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商品房房价通过空间异质性强化了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
在金融发展效率对我国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分析中,提出金融发展效率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基于2004-2016年我国房地产和金融发展效率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经典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宏观金融发展效率和微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宏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经典面板模型中,储蓄总额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影响在中西部是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影响在全国和东部是显著正向影响。空间计量模型中储蓄总额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有正向的影响,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房地产库存有正向的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微观金融发展效率对房地产库存具有促进作用。经典面板模型中,不良贷款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在全国、东部与中部地区均为负相关,且都表现为显著。在空间面板模型中,不良贷款率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是正向的,且这种影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典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中,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库存均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全国、中西部地区是显著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地产库存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空间面板模型中平均家庭户规模对房地产库存在地理距离空间矩阵中是显著性的,经济距离空间矩阵和邻接空间矩阵不显著,且存在着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