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大满贯、奥运会赛事中连续取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随着ATP1000大师系列赛落户上海以及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成功举行,网球运动在中国日益火爆。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硬地比赛的技战术运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我们科学准确地把握一场高水平网球比赛的竞技制胜规律以及当今世界网坛的发展趋势,可以指导我国男子网球技战术的训练实践。对于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接近80%的击球都已在发球、接发球和相持前段完成。因此拥有良好的发球、接发球,以及前几拍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二、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发球战术过程中,首先,更多的使用自己擅长的具有攻击性的技术;其次,更多的来到网前,使用截击、高压等技术取得制胜分;在接发球战术过程中,面对反手位的来球使用反手削球技术的频率增加。三、双方争夺的击球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击球是在防守区和建立优势区完成。纳达尔、穆雷、德约科维奇和德尔波特罗的击球主要在中后场完成,站位相对靠后。费德勒、特松加、达维登科和特松加的击球站位相对靠前。四、第一发球的落点分布是外角>内角>中路,主要集中在外角和内角两个大角度。第二发球的发球落点则比较均匀,内角、外角、中路三个角度的落点差别不是非常明显,以攻击接发球方的反手位和近身球为主,同时落点变化更加丰富,发向正手位的机率也很高。接发球已由过去的稳健防御逐渐向积极进攻转移。主动进攻意识强,回球质量高,并已变得越来越具有进攻性和反击力。第三拍的击球空间站位主要集中在建立优势区和施加压力区的中路和正手位。击球站位相对靠前。技战术以底线强攻为主,很少使用发球上网战术。五、在发球战术过程中,主要的得分方式是发球,超过一半的得分都是由发球直接获得。在接发球战术过程中,大部分的得分都是在底线相持阶段完成,穿越球得分比例相对较高。攻守转换更加频繁,击球上网难度增加。由于运动员防守能力的提高,在防守中经常可以击出成功的穿越球,攻守转换只在一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