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系统维护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由此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造成了近年来全球变暖和其他一系列气候问题。减少城市碳排放,建设宜居型低碳城市已成为各个城市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作为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的碳排放大国之一,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快速实现高效节能减排,以达到低碳排放或者零碳排放的预期目标。我国近期已开始展开了全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但涉及二线城市的建设研究试点较少。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省会,经历了“三年大变样”城镇改造后,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引导下进入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如何在实现经济结构顺利转型的基础上,既提高了国民经济收入,又能够做到减少城市资源消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生活宜居性、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的基础上,以石家庄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城市规划视角入手,分析当前石家庄市碳排放及碳吸收状况,探讨高碳排放形成的深层原因,构建石家庄市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型,进行了石家庄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路径研究,最后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全文结构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研究建设进展,分析了中国当前低碳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总结出当前经济状态下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探讨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未来构建的战略方法及路径。第三章介绍主要研究理论,第一部分通过对碳排放机制的深入分析,论述城市生产生活与碳排放的深入联系,从而明确抑制城市碳排放的入手方向。以城市产业生产能耗、交通尾气排放、居民生活能耗造成高碳排放以及绿地土地资源破坏减少碳的吸收两大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当前城市高碳模式下碳源碳汇的形成及关系。第二部分介绍应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城市规划学理论,包括:紧凑型城市理论,提倡土地高密度、混合使用,用以节约土地资源,通过完善、通达的多中心区域结构,减少居民生活工作的出行距离;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提出道路交通规划对城市整体区域空间的关联影响及其他相关理论,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如何调配居民的工作与居住,从而引导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及其他相关理论;城市绿地规划理论,包括城市总体用地布局中的绿地布局,城市居住用地中的绿地指标,城市的绿化和开敞空间系统的规划等,提出了城市规划对降低城市碳排放的解决途径。第四章以石家庄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落实在碳源的减少和碳汇的加强两个方面。从城市规划领域入手提出主要的解决途径,构建石家庄市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包括:(1)低碳城市建设指标,以脱钩理论为指导,建立石家庄市碳排放评价标准。(2)石家庄市低碳城市模型,通过计量模型和当前石家庄市统计数据预测未来城市碳排放的发展情景,提出降低碳排放核心问题。(3)石家庄市低碳排放领域基本问题分析,提出现状石家庄市产业、交通、居住、绿地等存在的高碳排放及低碳吸收问题。(4)石家庄低碳城市规划探讨,通过低碳城市规划视角引导石家庄市在未来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和途径。第五章结合模型分析城市未来低碳化发展的难点,从政府职能和公民意识角度上提出了未来石家庄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与对策,包括:能源结构的调整,政策的鼓励和保障以及环保节能理念的宣传深入。第六章提出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本文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从城市规划视角入手,明确了当前低碳城市建设侧重方向与规划思想,为未来石家庄市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指导。填补了石家庄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