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胆体(phycobilisome)是存在于蓝藻和红藻中的一类捕光蛋白复合物,它由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和连接蛋白组成。藻胆蛋白由藻胆色素(phycobilin)与相应的脱辅基蛋白中保守性半胱氨酸的巯基以硫醚键共价结合而成。藻胆蛋白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色素蛋白。根据它们的吸收光谱,藻胆蛋白可分为藻蓝蛋白(phycocyanin,简称PC)、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简称PE)和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简称APC),在某些没有藻红蛋白而具有异形胞的蓝藻中,还有藻红蓝蛋白(phycoerythrocyanin,简称PEC)。
裂合酶CpeS能催化鱼腥藻PCC7120中?-CPC84、?-PEC84、?-APC82和?-APC82位半胱氨酸残基与PCB的连接。在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下,血红素Ⅸ被氧化而共轭环断裂形成胆绿素IV,胆绿素IV被藻蓝胆素合成酶还原和异构化形成藻蓝胆素PCB。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得到含apcA、apcB、apcC、cpeS基因的各种质粒并表达了相应蛋白。然后将apcA、apcB、cpeS、apcC、ho1(血红素氧化酶基因)、pcyA(藻蓝胆素合成酶基因)共同转化大肠杆菌,使其共表达,实现APC的体内重组。通过测定光谱和锌电泳检测体内重组产物。
将cpeS、ho1、pcyA和脱辅基藻蓝蛋白突变体基因cpcB(C155I)、脱辅基藻红蓝蛋白突变体基因pecB(C155I)共同转化大肠杆菌,获得的重组菌利用内源性的血红素合成有光谱活性的PCB-CpcB(C155I)和PCB-PecB(C155I)。
本工作实现多种藻胆蛋白的体内重组。为研究藻胆蛋白的生物合成,提高对藻胆体的组装过程的认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