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铜和铅在我国四种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向4种土壤(黑土、潮土、黄褐土和砖红壤)加入不同形态的外源性铅和铜(Cu(NO3)2、Cu(OAC)2、Pb(NO3)2、Pb(OAC)2),制成铜铅含量不同(0、200、500和1000 mg/kg)的试验材料,人工模拟培养5,10,20,40,60,90,180 d,实验到期后,分别取样,研究不同形态的外源铜和铅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自然土壤中的铜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其次是有机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加入外源铜经过180 d培养后,四种土壤中各形态铜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均转变为以残渣态为主,其次是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可交换态。自然土壤中的铅主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其次是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和残渣态。施入外源铅经过180 d培养后,各形态相对比例也发生了改变,均转变为以残渣态为主,其次是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2)加入Cu后,外源铅在各土壤中的转化发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砖红壤中最明显,与单一Pb污染相比, 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铅的可交换态含量增长了将近9.91倍,而碳酸盐结合态下降了3.22倍。铜对土壤中吸附铅的位点发生了严重的竞争吸附,提高了铅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与单一铜污染土壤相比,在加入铅的情况下,土壤中铜的赋存形态随时间变化幅度不大。(3)土壤吸附铜、铅的数量随外源输入铜、铅浓度的增高而增加。除可交换态和有机态增加不明显外,其他三种形态随外源重金属浓度增加其所占比例都呈上升的趋势。(4)陪伴阴离子(OAC-、NO3-)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赋存形态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比较复杂。首先对黑土中的可交换态铜所占比例做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显示,黑土中两种阴离子相伴下的可交换态铜所占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对黑土中的碳酸盐态铜、碳酸盐态铅做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显示,黑土中两种重金属的碳酸盐态所占比例差异显著(p<0.05),最后对黑土中铜、铅两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和砖红壤中铜、铅两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做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显示,黑土中的铜、铅可交换态和砖红壤中的铜、铅可交换态所占比例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说明,相伴阴离子对重金属赋存形态随时间的变化有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和阴离子相伴下的土壤类型,共存阳离子的种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B7-H4、骨桥蛋白OPN及P53在上皮性卵巢癌、交界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它们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不锈钢衬底上制备出了纳米非晶碳和碳纳米管混合薄膜,二极管结构测试表明薄膜材料具有优良的场发射性能。利用制备的薄膜材料作为阴极制作
采用注浆成型技术制备了负载活性炭的硅藻土多孔陶瓷,研究烧结温度对其孔径、孔隙率、强度和晶相的影响,并测定其细菌过滤性能。研究发现,经1000℃烧成的产品,硅藻土保持原有
本文讨论以翻译为切入点,通过常用中医语句汉译英练习,为学生过渡到学术论文写作做好准备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这种输出性技能培养,促进“说”、“读”等其他技能的发展,从而全
调查发现,农村中学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滞后与偏失、德育责任意识淡薄、德育能力欠缺以及自身品德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其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应试"取向教
聚砜酰胺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香族聚酰胺类有机耐高温材料。聚砜酰胺纤维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耐250℃等级合成纤维领域的空白。聚砜酰胺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化
作者以中医脾、肾、肝三脏受损为主要病机,辨证加减,并辅助针灸及西药支持疗法,治疗本病54例,总有效率100%。
目的 :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对广西地区α地中海贫血 Hb H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外周血提取 DNA,应用多重 PCR、DNA测序等方法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诊断。结
本篇以《灵枢·营卫生会》:"昼不精,夜不瞑"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寐引起的脑、五脏、阴阳功能失调继而导致的昼不精其人喜忘现象的探讨,阐明不寐与喜忘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论文以PAHs-苯并[a]芘(BaP)以及重金属-镉(Cd)为目标污染物,对BaP-Cd复合污染生物修复及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污染地环境监测;菌株筛选、鉴定及其对BaP的降解性能;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