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陈独秀人权思想的演变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可谓是“特独秀为汝南晨鸡,先登坛唤耳”(章士钊),虽遭世人颇多争议,然而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对当时风云变幻年代的国人的启蒙,是谁也不能进行否定的,陈独秀创立的《新青年》,更是团结了当时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是民主和科学在中国真正的传播者,是中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先驱。他的民主人权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研究陈独秀的人权思想及其演变进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陈独秀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借鉴陈独秀的人权理念,可以进一步健全适合中国特色的人权建设与保障,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文为能更好理清陈独秀人权思想的演变,以及其人权理念对当代中国人权思想演变中的地位的论述,论文分成了四部分:第一部分,陈独秀人权思想形成渊源。一是从时代的客观渊源进行阐述,陈独秀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使得陈独秀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二是从近代西方思潮对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影响。在复杂的时代,陈独秀受到外来不同思想潮流的影响,如天赋人权说、进化论和功利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等,使其人权思想也呈现了发展阶段的不同。三是从特立独行的个性出发进行分析。陈独秀人权思想也深受他人格魅力和家庭背景的影响。第二部分,陈独秀人权思想演变轨迹。本部分分析陈独秀人权思想具体的演变阶段,分成了四个阶段来说明陈独秀人权思想史如何演变,主要是前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运动时期和陈独秀晚年时期,特别是晚年时期的人权思想,中间经过了托派思想的转变。第三部分,陈独秀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进行了介绍与探析,一是从陈独秀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人权思想进行分析,指出了陈独秀早期的人权思想史建立在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上,而对下层尤其是劳动人民的人权状况并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和揭示。二是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初步形成。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就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的权利的诉求。三是晚期人权思想的形成。陈独秀反思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对自己的人权思想进一步作了补充与发展。第四部分,陈独秀人权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视野。一方面是探讨了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从他对西方人权理论认识不透彻、对托派主义人权思想理解也是不够科学和其晚年对资产阶级民主人权认识的局限性,这三面进行了探讨,其思想每个阶段的转变都是不够全面、彻底和科学,这也是他思想的矛盾处所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他的人权思想的不合理之处,以便能更好的完善中国人权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探讨了陈独秀人权思想对当代中国人权思想演变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生存权、自由权、民族自决权和女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陈独秀人权思想对当代人权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有着巨大的启蒙与促进作用。抗日名将陈铭枢曾评价陈独秀是“谤积丘山,志吞江海,下开百劫,世负斯人”,更是对陈独秀一生的风风雨雨作了形象的刻画。陈独秀一生都是在为救国救民,富国富民而执着奋斗,其人权思想也为当代中国的人权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应用大数据促进税收工作是目前税务部门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归纳总结大数据三个特点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大数据的生命力,厘清了税务部门所需要的大数据的边界,并就大数据在税
传统城市规划热衷于物质空间形态布局与形式美的追求,较少反映国家资源与环境战略目标和要求;具体规划过程当中也很少将资源和环境因素作为硬约束条件。总体而言,城市规划工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天然抑制物。研究证实,细胞外基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的失衡与多
详细介绍了移印的特点和对移印胶头、移印钢版、移印油墨、移印机的要求,并对移印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供参考。
论文通过对韩国釜山情报大学等大学职业教育的了解,分析了韩国专门大学培养职业人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两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代中国,风雷激荡。面对东西方列强的铁蹄和国家的腐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探寻救国图强的道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国家危亡在即,康
林慎思是唐末福建地区的著名学者,因著有《伸蒙子》和《续孟子》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学术界在林慎思及其思想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正是有鉴于此而作。全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波普尔认为必须恢复康德,以至于古希腊以来理性批判的传统,去除理性的独断。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思想在政治哲领域中表现为对理性的审查,对绝对历史
目前应用的电动车辆主要有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两种方式。由于交流系统本身在性能、维修等方面的优越性能,自上世纪末,交流动力逐渐应用于电动叉车的设计和生产中,它的应用使
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率先在中国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旗,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