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宗教在当前社会公益组织发展中的角色问题。在经验观察中,笔者发现在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具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公益组织:一类其宗教因素外显,公益产品却有着去宗教化的倾向;一类从外部观察不到宗教因素,公益产品却有强烈的宗教属性。基于这样的经验现象,本文力图建构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对比两类组织中宗教背景如何影响组织有效性,来解释宗教的角色逻辑。本文运用比较个案的研究方法,通过组内对比和组间对比,分步骤解决问题。根据理论问题,首先将研究对象分成两个小组,将两类具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公益组织分别与同类型的世俗的公益组织展开比较,通过对比说明宗教背景是否会影响组织有效性。由于两组比较结果并不相同,便又进行了组间对比,进而说明宗教背景体现在哪些方面时会影响到公益组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当“宗教背景”表现为外在形象时,它并不能对组织有效性产生影响。宗教背景渗透到了组织的自我认同、资源来源、工作手段和公益产品属性时,它将对组织有效性产生影响,而资源来源和自我认同对于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尤为关键。当“宗教背景”体现在组织文化和成员的个人信仰时,它对组织有效性是否产生影响并不确定——如果宗教作为组织文化介入到了组织目标的设定、工作内容的设置,且成员的个人信仰为组织的日常工作所需要时,它们则会影响到组织的有效性;如果组织文化中尽管包含着宗教因素,但它只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不对组织的显示运作提出实质性要求,那么它就不会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如果组织中成员的宗教信仰只是个人的私事,而与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无关,那么它也不会影响组织的有效性。简而言之,通过宗教背景对组织有效性影响显著度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当前我国具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公益组织中,宗教的角色逻辑包含着“公共面孔”和“精神支持”两条并行的线索。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现状,国家在宗教政策和态度上的割据特征成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性背景,部门间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为组织提供了生存策略,中国宗教的弥漫性特征和人的宗教性成为组织发展的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