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健康是个人的基本权利,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老年健康更是关系着全民健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养老服务治理的创新,需要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的老龄化发展背景下,“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这意味着合作治理、协同供给在养老服务实践场域已经得到运用和发展。而社区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物理空间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个人的基本权利,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老年健康更是关系着全民健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养老服务治理的创新,需要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的老龄化发展背景下,“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这意味着合作治理、协同供给在养老服务实践场域已经得到运用和发展。而社区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物理空间载体和服务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社会信任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研究了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在合作供给中的可行性、约束性和优化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详细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社会信任理论,并据此确定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建立信任—合作供给的理论模型;其次,基于社会信任,从个人、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合作供给的生成逻辑,剖析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合作供给产生的作用机理;随后,基于社会信任的角度,从信任个体内在倾向性、市场非理性选择和社会信任约束机制缺失探讨了养老服务合作供给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成本较高、效果不佳等合作问题;再次,依托前期的项目课题研究和后期深入的调查走访,对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合作供给状况、合作模式和合作效果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基于理论视域和实践调查提出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合作供给的强化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绿色创新,从而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绿色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但是实现难度较大,制造企业需要从外部特别是发达国家来获取绿色知识与技术。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母国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聚焦于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否转移逆向绿色技术,促进新兴经济体制造企业的绿色创新。 本文基于技术差距理论、资源区位理论、资源观和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IT行业从业者这一群体备受社会关注。伴随着“互联网+”的网络新业态的发展,互联网/IT行业类的人才需求较为旺盛。近五年来,选择互联网行业相关岗位的高校毕业生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满意度、月收入双高,就业质量稳步上升。由于互联网行业工作岗位繁多,技术要求高,学习资源丰富,薪酬待遇差异大,且多集中在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此有必要探讨近些年来社会资本对从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全球价值链应运而生。中国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一员,但目前中国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如何打破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局面至关重要。 本文考虑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与其前向供应商和后向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将全球价值链与信息流融合,探索全球价值链对企业创新及四种细分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间接影
创业决策逻辑对新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Sarasvathy(2001)认为个体在进行各种决策活动时有两种思考方式,即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现有文献聚焦于因果逻辑、效果逻辑实施效果的研究,但是少有研究探索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引入资源捆绑,将创业研究与战略管理研究相结合,考察资源捆绑策略是否是连接创业决策逻辑与新企业绩效的中间桥梁。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创业者的内在决
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制造业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在OFDI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外直接投资活动(OFDI)是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企业通过知识技术的逆向转移从外界吸收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受国内绿色发展政策的驱动和环保宣传的号召,这种知识的逆向转移过程中也可能包含着绿色技术的转移,最终对企业的绿色创新有所影响。本文聚焦于制造业,基于
凝聚力对于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企业发展与系统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凝聚力水平展开研究,有助于清晰把握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间协作水平,也能为平台领导企业制定系统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在查阅团队和组织凝聚力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了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凝聚力的内涵。从成员企业层、系统层和环境层三大视角,平台领导企业凝聚力、平台参与企业向心力、商业生态系统对平台参与企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然而,创业失败率一直高居不下。其中,创业决策失误是导致创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学者无法脱离传统管理学的理论框架,认为创业者的决策过程是给定一个特殊目标,专注于找到实现该目标的过程。然而创业情境具有Knight不确定性,基于上述决策过程的因果逻辑已经不能很好地指导和解释创业决策行为。在此背景下,Sarasvathy教授创造性地提出更符合创
自1981年,旅游产业在我国被确定为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不可或缺的新兴事业以来,旅游业取得飞速发展,现在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势态,如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海南为中心的海南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旅游业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主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提高办学质量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教育管理观念深刻转变,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高,高校办学主体性责任逐渐加强,多元主体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我国区域培养输送大量高等教育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规模扩张和办学结构调整,目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是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规模空前膨胀,研究生教育质量也越来越成为学界与社会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评价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成为教育活动相关主体不断探索的难题。在已提出的各种策略中,优化就读体验成为了一种合理有效的尝试。研究学生的就读体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研究立足于“学生本位”理论和学生发展理论,基于2016年研究生离校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