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细菌(1nyxobacteria)是一类被科学家们忽视,直到20世纪才开始对其各方面展开研究的细菌。尽管粘细菌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也取得了比较多的成绩。最早被研究的是粘细菌的分离纯化问题,由于粘细菌自身奇特的生活史和生长特性,使得其不易纯化而且纯化周期比较长,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目前为止,粘细菌的菌株在全世界的保藏数量仍然不是很多,这也大大限制了粘细菌的分类鉴定标准及其进化地位的界定。自从发现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有抗生素类物质存在,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就转移到了次级代谢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分离上来,使得从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获得新的抗菌、抗肿瘤化合物成为研究热点。本实验为了扩大粘细菌菌种库和建立粘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库,给粘细菌的基础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后期的生物活性物质筛选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的目的,采集了来自陕西、河北、广东、河南、内蒙古、湖北、辽宁、湖南、宁夏、江苏、贵州、重庆、黑龙江、吉林、四川、山东、海南、福建、新疆、云南、青海、浙江、安徽等地的555份类型丰富的土样,并对传统的诱导,分离纯化粘细菌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大大缩短了粘细菌的纯化周期。从采集的土样中共获得了颜色丰富,形态多样的237株粘细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粘细菌的分类标准,初步鉴定其中粘球菌属31株,原囊菌属41株,孢囊杆菌属33株,蜂窝囊均属14株,标桩菌属10株,多囊菌属46株,小囊菌属19株,软骨霉状菌属16株,还有27株未知菌属,并对纯化出的237株粘细菌的菌落形态进行了描述和照相记录,丰富了粘细菌的基础研究的资料。粘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没有固体培养基上的良好,并且由于菌株特异性,同一株菌在不同培养基的次级代谢产物可能不同,因此本实验选取了4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获得了更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并对发酵液状态均做了描述,为后续的液体发酵培养奠定了基础。用本实验室摸索的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粘细菌。将237株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筛后,得到9株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粘细菌,3次复筛后得到ZG15,R16-1,ZJ2三株次级代谢产物具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粘细菌,对这3株菌进行广谱抗菌实验后,发现其中一株编号为ZJ2的粘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NaCl-CTAB法提取其总DNA, PCR扩增后进行胶回收,然后连接T载体后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选取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后,进行16SrDNA序列测定,从分子水平鉴定其种属。用其全序列在GenBank中比对后表明ZJ2为粘球菌属(Myxcoccus),与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 EU262991.1,相似性为100%。选取粘细菌目的其他属的11株粘细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