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寻北京市西郊典型山地森林植被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及其净化功能,本研究以京西华北石质山地优势树种侧柏、栓皮栎同龄林、异龄林及侧柏栓皮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设置典型样地、连续定位梯度观测方法,对5种典型森林内空气离子浓度、SO2浓度进行定期测定和科学评价。同时,为揭示不同树种净化污染物能力,从城区到城郊按其SO2污染程度设置4个梯度试验样区,选择本区域9种主要绿化树种,在旺盛生长期进行叶片采样,测定、分析、评价其吸收净化该污染物能力。研究结果将对北京市城市绿化的树种选择、开展近郊生态旅游活动、未来北京城市森林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九龙山5种不同森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特征5种森林负离子浓度昼间变化均表现出双峰型即“M”型的变化趋势,上午8:0010:00的浓度均达到昼间最佳水平。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差异显著。总体呈现夏季>秋季>春季的规律,表现为侧柏同龄林、侧柏异龄林、栓皮栎同龄林、栓皮栎异龄林、侧柏栓皮栎混交林在夏季时林内昼间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分别可达1548个/cm3、1440个/cm3、1233个/cm3、1157个/cm3、1656个/cm3,均高于同类森林在春季、秋季时的平均浓度,且差异显著。各林分在春季时林内昼间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虽然高于秋季,但差异不显著。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森林类型密切相关,不同森林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表现为侧柏栓皮栎混交林>侧柏同龄林>侧柏异龄林>栓皮栎同龄林>栓皮栎异龄林。侧柏同龄林、侧柏异龄林、侧柏栓皮栎混交林分别与栓皮栎同龄林、栓皮栎异龄林间差异显著。(2)九龙山5种森林内空气SO2浓度的变化特征九龙山5种森林SO2浓度在枝叶生长期和缓速生长期时呈现出先减再增的“V”型变化趋势,其中枝叶生长期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16:00左右,缓速生长期最低值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高径生长期时则呈现出“W”型变化,即先降低再升高,而后又降低再次升高的趋势,波峰均出现在下午14: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正午12:00和下午16:00两个时刻左右。林内空气中SO2浓度与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总体表现为:枝叶生长期>缓速生长期>高径生长期的规律,且差异显著。林内空气中SO2浓度与森林类型密切相关,总体表现为:侧柏同龄林在各个生长期均为最高,均高于栓皮栎林和侧柏栓皮栎混交林,且差异显著;但侧柏栓皮栎混交林与栓皮栎同龄林、栓皮栎异龄林间差异不显著,侧柏同龄林与侧柏异龄林间差异不显著。(3)9种典型树种吸收净化SO2能力不同污染条件下,同种绿化树种叶片硫含量及相对硫吸收量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叶片硫含量和相对硫吸收量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相同污染条件下,不同绿化树种间吸收净化SO2能力差异显著性,表现为旱柳吸收能力极强,其平均相对硫吸收量2.38 mg·g-1,平均污染指数为2.23;国槐吸收能力强,其平均相对硫吸收量1.18mg·g-1,平均污染指数为2.09;臭椿、黄栌、毛白杨、色木槭吸收能力中等;榆树、侧柏、油松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可见,旱柳和国槐是北京市城市绿化用以净化SO2的理想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