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劳动力全球化等等。区域一体化得到不断发展,世界性经济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球化潮流对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博士也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政府之间的竞争。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管理的竞争。”市场经济世界大潮下的各国政府,唯有以高效率的实现机制即市场为榜样进行大刀阔斧的行政改革,借鉴市场机制的功能优势,弥合政府机制的功能劣势,方能从宏观上真正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本国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89年德国的统一,1990年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东西方的长期冷战,并引发了国际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化。在这场变化中,国际秩序由以“意识形态”为中心转变成为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特别是经济方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体制的出台,几乎所有的市场都在一步步走向开放,形成了世界各国进入相互间“无限竞争体制”的局面。 在这些全球化、信息化、地方化与经营化等环境的变数下,“如何培养提高应对能力”可以说是提高政府无限竞争时代中的国际竞争力的根本要素。因此,世界各国也认识到了现有的政府行政体制已无法适应急剧发展变化的21世纪,开始致力于对政府进行调整,对行政组织进行改革和重组。 一些发达国家为适应急速变化的行政环境,已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改革,领导着政府和国家的革新,而对于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的中韩两国也毫不例外。特别是最近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大原则下,则更需要在多方面进行行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编。韩国则因在90年代末期经历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急需尽快加速经济增长,大范围修订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符合国际化时代的政府机构改革。中韩两国政府均应果断地进行行政改革与机构精简,做到政企分开,责任与权限一致,实事求是,在法制行政的大原则下,做出了对国务院的职能进行再调整及大幅度缩减了人力等根本性的改革。 韩国在98年金大中总统执政之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和机构精 简,将类似或重复的内容进行统合和废除,将着眼点放在了提高国家竞争力,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叮y of life)上。 中韩两国虽实施了这样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官僚们的腐败和公职的私有 化现象并未完全消失,还依然存在着,韩国也出现了国家竞争力逐年下降的问I 题。因此,两国的政府改革并未进入完善阶段,还需要在许多部门进行鼎新与 变革。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论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深入论述了中韩 两国的改革方案及其效果,并对“中韩两国能否具备适应国际化时代政府机构” 的问题提出了有益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概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的经验和 启示,以及新公共理论所设定的政府改革方向。 第二章概括论述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包括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背 景、目标和原则,政府职能在7个方面的转变,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情况, 财政金融改革,政府活动的法制化。最后概括了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效果。 第三章概括论述了韩国政府机构改革,包括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背 景、基本方向与特征,政府的革新战略,政府职能在5个方面的转变,机构和 人员调整情况,论述了政府运做系统7方面的改革情况。 第四章对中韩两国机构改革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总结了改革实践中的经验 教训,概括论述了新公共理论在中韩两国机构改革过程中的运用,总结了研究 的局限性,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