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略,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自Ross(1967)以来,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对省略结构的理论研究,专门着眼于英语“and-并列句”中空缺动词理解与加工的实证研究屈指可数,而且实验方法局限于用事件相关电位对本族语者进行研究。为了对英语“and-并列句”中空缺动词理解与加工的心理现实性进行深入探讨,本次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中国EFL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所采集的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对该语言现象的心理加工做进一步探讨,具体研究问题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and-并列句”中空缺动词的理解与加工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本研究采用单因素两水平(句子类型:无动词空缺句,动词空缺句)被试内设计;选取四川外国语大学28名研究生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引进的Eye Link 1000型眼动仪开展研究。实验刺激编程后,随机呈现于19英寸的电脑屏上。实验要求被试对所看到的句子进行意义判断,理解后立即按键;同时在被试完成理解任务时记录下其眼动轨迹。实验中所产生的眼动数据被输入到SPSS16.0软件,并对空缺句和非空缺句的Clause1兴趣区和Clause2兴趣区内的相关眼动数据,如第一遍阅读时间(first run dwell time)、第二遍阅读时间(second run dwell time)、回视路径时间(regression path duration)、回视出次数(regression-out count)和回视入次数(regression-in count)等眼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整个实验完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外语学习认知神经实验室。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在Clause1兴趣区内,对于动词空缺句和无动词空缺句的理解,被试在回视入次数指标上差异显著[FNVGC-VGC(1,27)=40.096,p=.000<.05];但是在第二遍阅读时间指标上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FNVGC-VGC(1,27)=.286,p=.597>.05];(2)在Clause2兴趣区内,无论是第一遍阅读时间[FNVGC-VGC(1,27)=18.215,p=.000<.05],回视路径时间[FNVGC-VGC(1,27)=16.020,p=.000<.05],还是回视出次数[FNVGC-VGC(1,27)=154.537,p=.000<.05],被试对于动词空缺句和无动词空缺句的理解,在这些指标上均出现显著差异,而且动词空缺句的第一遍加工时间(M=1258.1)远远长于无动词空缺句(M=1052.9),甚至长于基线条件(M=1231.7)。(3)学习者对于动词空缺句和动词无空缺句的理解和加工,在Clause1兴趣区内回视入次数和Clause2兴趣区内第一遍阅读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回视出次数等这些眼动指标上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动词的空缺影响了学习者对and-并列句的理解与加工;然而,在Clause1兴趣区内的第二遍阅读时间指标上未出现差异,说明学习者能对and-并列句中的空缺动词进行心理补缺,故学习者对空缺动词的加工具有心理现实性。综上可知,空缺动词影响and-并列句的加工,但是并不影响整个句子的语义加工和整合。这说明了中国EFL学习者对空缺动词进行了“心理补缺”,即,学习者对and-并列句中空缺动词的加工具有心理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