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的大动脉,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快速路一般是以高架的形式建设并且全线不设交通信号灯,与地面道路系统用立交的方式连接。但是这种建设方式以及交通组织形式也限制了地面道路与城市高架快速路主线交通流的转换,当交通量较大时,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就会变成交通瓶颈路段,引发交通拥堵,甚至出现入口匝道排队车流蔓延至地面路段,造成区域交通拥堵,影响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大多数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与地面交叉口存在相接状况,所以相邻地面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快速路入口匝道的交通状况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高架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时,综合考虑主线、入口匝道及地面交叉口区域交通状况,建立协调控制模型,提高快速路系统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是对研究区域交通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快速路与常规道路的衔接方式,研究区域的交通流特性。协调控制研究的基础是单点控制方式,所以对入口匝道及交叉口的控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三部分内容首先分析了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入口匝道控制的作用;然后分析了现有的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包括定时控制方法以及感应控制方法;最后介绍了地面交叉口控制方案,为协调控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本文研究区域交通流的复杂性,如果建立复杂的协调控制模型,就会因参数、目标以及约束条件太多难以求解。所以本文对模型进行简化,提出了分层协调控制模型,在入口匝道或交叉口关联相排队长度达到临界值时才启动协调控制方案,避免道路资源的浪费。本文对入口匝道采取基于排队调节的ALINEA优化控制模型,避免了ALINEA控制算法排队长度溢流的现象;对地面交叉口信号控制也加入了对入口匝道排队长度以及匝道关联相排队长度的考虑,使交叉口车流能够合理的的进入匝道,避免匝道与交叉口车流出现超长排队现象的发生。论文的最后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利用VISSIM软件结合VBA编程语言,通过对协调控制以及无协调控制的微观仿真,发现通过协调控制之后路网延误、行程时间、排队长度等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协调控制模型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