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道教造像碑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05724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朝是道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不同教派涌现,道教经文大量地制作、整理以及分类体系的初步确立,这些都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北朝集中出现了一批最早明确标明其道教属性的道教造像,主要形式是道教造像碑,其中包括部分佛道混合造像碑。这批材料主要分布区域在今渭河两岸的耀县、临潼等地。相比同时期众多的佛教造像碑,道教造像碑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比较小,但对当时道教的情况和佛道二教关系等问题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当时关中地区道教的发展情况,民众的信仰认识,以及佛道二教在民间的关系等问题,结合当时碑刻上的发愿文、图像、文献资料,以及同时期佛教造像碑,对上述问题做了尝试性探讨。在具体分析中,鉴于前人研究时轻图重文的倾向,笔者在结合文献,从结构和内容上全面考察造像碑发愿文后,加强了对图像位置、内容等因素的考虑,力图全面揭示道教造像碑中的历史内涵。   文章主要分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的是北朝道教造像碑的图像志方面的问题,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北朝道教造像碑的主尊造像与魏晋壁画墓中墓主形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道教造像新的来源。第二部分探讨的是纯道教造像碑,通过对发愿文的分析,并联系同时期的文献,分析了北朝民众间道教信仰的实际情况,以及北方地区受南方道教因素影响的表现。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佛道混合造像碑中道像和佛像的图像分布、发愿文内容、供养人身份题记等因素,对该类造像碑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其宗教倾向的判定,明确了这类造像的宗教内涵。进而分析了道教和佛教两种宗教在民间的生存实态、相互关系及民众对于二者看法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地方官判牍中的诬告案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史的视角,通过阐述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民众的实际形象与传统形象、地方官的现实表现与官方要求之间的差距,揭示出清代社会和法律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进步,逐渐提高规范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求。现阶段,国内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面获得了一定成功,但是实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历史学、社会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也是理论界、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岛城市各阶层区域分化的特点明显。青岛现代
历史教育,在古代一直处于经史混杂的状态。到晚清的时候,中国学术文化在深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其内部开始产生转变,新的历史教育模式在新学制的颁布中开始萌发,并且逐渐建立
分析了煤气柜的变形规律,为煤气柜大修提供了依据 Analyzes the law of deformation of the gas cabinet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overhauling the gas cabinet
分析我国煤矿企业的能耗现状,探究近些年我国能耗变化趋势以及当前煤矿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加深对煤矿企业能耗的理解和认识。利用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引进工艺等手段帮助煤
本文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清代汉族移民流入卓、哲、昭三盟地区的原因、历程、在蒙地取得土地并定居的过程,及由此而产生的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结构的形成和蒙古族人口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