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阶段,社会总体较为和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社会治理复杂多变,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停滞,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医疗保险制度的滞后,文化生活的相对贫乏。这些问题正在挑战农村社会治理这一新课题,必须正视其重要性,并充分意识到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基础性工程,也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支撑。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和全国政法系统的一面旗帜,五十多年来,其创设了人性化改造四类分子、帮扶刑满释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与服务新模式、通过调解有化解矛盾的经验,最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枫桥经验”50多年来始终立足于实践,致力于发展创新,在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期,“枫桥经验”又不断创新发展,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实践,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小区)三级网格,形成覆盖全市的一张网。这“一张网”工程有效秉承了“枫桥经验”抓小、抓早、抓苗头的基本内涵和矛盾化解的精神实质,整合了社会治理资源,打破了管理条块分割,使“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负责”,扫除管理盲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难题,推动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向末端延伸,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总体来看,“枫桥经验”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典型,有着普适性与借鉴意义,可以给全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四方面启示:治理理念应由防控型向服务型转型,治理主体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治理机制应由化解型向预防型转型,治理手段应由单一式向综合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