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为人们再现了真实的阿富汗,还原了它的宗教、政治、种族以及在战争和灾难下人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根据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发现,涉及The Kite Runner的论文主要是从成长、民族文化、象征、生态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还没有论文从人际意义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研究。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的延伸。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重点,它主要从情感、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美学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探究评价者对被评价事物的感受及评价。运用态度系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有助于客观地揭示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人际意义。因此,本文将尝试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分析小说The Kite Runner的人际意义的建构。 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框架,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经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UAM Corpus Tool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每一阶段态度资源的分布频率及其特征;然后将定量分析结果与小说中具体的态度资源相结合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主人公在四个阶段中的情感、态度及人际关系变化,探究小说人际意义的建构。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态度资源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分布的?这些态度资源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主人公在不同阶段中的性格、态度及其人际关系是如何通过态度资源表现的?小说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态度资源建构的? 经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人物的态度资源在不同阶段下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关于主人公的的态度资源分布最为广泛,主要以情感资源为主,判断和鉴赏资源比重相对较低。其次,小说中态度资源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在词汇层面上,态度资源主要由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及相关词组来实现;在句子层面上,则主要由反问句,虚拟语气,并列句等形式来实现;第三,主人公在不同阶段下的性格,态度及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通过本文对不同阶段下态度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的具体分析实现;最后经分析得出,小说中各种态度资源相互作用构建了小说的人际意义。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将词汇研究纳入语义研究范畴,同时将评价理论研究从词汇层面拓展到句法层面,在语篇层面上揭示各类态度资源对人际关系变化和情节发展的意义,发掘了态度资源在构建人际意义中所起的作用,为The Kite Runner的人际意义解读提供了新的客观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