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扶贫是解决农村贫困农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的主要突破口。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多样,但长期以来一直以政策性金融扶贫为主,其主要特点是政府补贴,这易使农户形成“等、要、靠”的思想,且对扶贫资金利用不充分,导致返贫现象严重。因此扶贫方式逐渐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财政扶贫、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为主的“输血式”扶贫转向以社会企业参与农村金融扶贫为主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已有学者以国外成功的社会企业参与金融扶贫为案例,研究其经营机制,组织管理、风险控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不适合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和我国农村现状等方面的不足;鲜有学者研究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本土案例。因此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入手,研究我国本土案例——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的变迁过程。社会企业、政府、贷款农户作为制度变迁的局中人,其在追求各自目标时,是有限理性的,在发展中会根据对方的行为而不断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直到达到稳定策略状态,从而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寻求多方最优策略,分析达到最优策略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Matlab软件将演化结果进行数值仿真,进一步探究如何影响演化稳定策略结果。通过对社会企业变迁过程的分析本文得出,联保小组的紧密程度、政府的扶持力度、社会企业拓展成本等因素会影响演化稳定策略。局中人在初始意愿改变的情况下,只会改变演化的速率,对最终稳定策略没有影响,而在影响因素改变时,最终演化稳定策略也随之改变。本研究结论对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并为致力于农村金融扶贫的社会企业提供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