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脑卒中抗凝门诊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抗凝现状、二级预防方案、终点事件发生及预后情况,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规范化指导,提高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及生存率、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方法:收集238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不同亚组之间的分析。利用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分)对患者随访期结束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随访周期最长为18个月,最短为3个月。分析患者不同二级预防方案间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门诊随访组间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及华法林达标率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对238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26例,占52.9%,女性112例,占47.1%。其中以老年患者(年龄≥65岁)所占比例最高,为88.7%。住院期间发生出血转化的共22例,占8.8%,住院周期大于10天的有105例,占44.1%,入院NIHSS评分≥10分有100例,占42.0%。对患者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梗死病史、既往脑出血病史所占比例分别为88.7%、80.25%,16.81%、20.59%、10.92%、33.19%、4.20%。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入院NIHSS评分(OR=1.327,95%CI 1.211~1.453)是导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238例患者至随访期结束共发生了15例血栓栓塞事件(包括脑栓塞14例,下肢动脉栓塞1例),其中未抗栓组3例(17.6%),抗血小板组8例(6.6%),抗凝组4例(4.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576,P=0.101),但抗凝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比例较其余两组低。3)238例患者至随访期结束共发生10例出血事件,其中大出血2例(包括脑出血1例及股动脉穿刺点出血1例),小出血8例(包括牙龈出血6例、皮肤出血点1例和泌尿道少许出血1例)。其中未抗栓组1例(5.9%)、抗血小板组2例(1.6%)、抗凝组7例(7.1%),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134,P=0.127)。虽然抗凝组出血率较未抗栓组及抗血小板组高,但仅为牙龈、皮肤等部位的小出血,无大出血事件发生。4)238例患者至随访期结束共21例死亡,其中未抗栓组2例(11.8%)、抗血小板组18例(14.7%)、抗凝组1例(1.0%),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未抗栓组与抗血小板组、未抗栓组与抗凝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抗血小板组与抗凝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凝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抗血小板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1.301,95%CI 1.202~1.407)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99例抗凝治疗患者中,35例至抗凝门诊随访,64例至普通门诊随访。其中抗凝门诊随访组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而普通门诊随访组中,有4例(6.3%)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但与普通门诊随访组相比,抗凝门诊随访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抗凝门诊随访组无出血事件发生,而普通门诊随访组有7例(10.9%)出血事件发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49),抗凝门诊随访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门诊随访组。抗凝门诊随访组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明显高于普通门诊随访组(P<0.01)。结论:1)非瓣膜性房颤导致缺血性卒中好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且抗凝治疗率总体偏低;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率、致残率较高,住院周期较长。2)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不同二级预防方案间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抗凝组的死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抗血小板组。3)抗凝门诊随访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较普通门诊随访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