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2月28日,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管办分离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原则,表明管办分离上升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管办分离的内涵不清晰,导致一些地方管办分离演化成为改革实践的一种单纯手段,难免偏离改革宗旨和目标。本文尝试将管办分离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以公共治理的理论视野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实践,论述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体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此项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界定了公益事业、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回顾评述了国内外已有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重点考察辨析管办分离的内涵,首次从制度创新的层面提出管办分离的宗旨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公益服务需求,其实质是重新调整和分配既有的权力和利益格局,改变传统的一元治理为多元的公共治理,揭示管办分离与管办分开的内在一致性,厘清管办分离与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关系,并从内外两方面因素论述管办分离之必要性。第三章通过阐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特征,指出公共治理的实质是构建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协调合作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契合并回应了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宗旨和目标。第四章从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8种典型举措的现实考量,按举办主体、分离程度和治理方式三种类型比较分析其不同模式,判断三种类型的发展取向,审视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从价值理念、制度安排和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深入剖析问题成因。第五章主要以域外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点,考察英国、美国、香港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具体举措,比较分析其模式的异同,探讨其对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经验与借鉴。第六章论述在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这一根本理念下,通过明确政府定位、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督管理,达到构建公益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互动制衡治理这一目标。第七章针对当前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外部治理和健全内部治理两个方面来推动改革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治理,同时明晰了加强顶层设计、先试点后推开、引导社会参与的操作策略。随着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勃兴,中国行政改革正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走向新公共管理时代。本文的主要发现在于:第一,公益事业的发展单靠政府的传统治理很难达到效果,必须充分依靠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力量,实行互动制衡的合作共治才能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二,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改变既管又办、管办不分的既有格局,彻底革除主管部门对公益事业的利益捆绑,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三,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必须确立正确的理念与目标,采取改革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两个方面的策略,才能积极稳妥加以推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首次将管办分离置于制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既关注各地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实践的不同模式,同时更加关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整体背景,全面系统地辨析管办分离的实质内涵,明确其宗旨和目标。第二,以公共治理的视野对管办分离这一极具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公共治理理论与管办分离实践的契合性,并提出破解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这一现实难题的创新思路与对策。第三,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管办分离的概念辨析、理论探讨、国内实践探索与域外经验借鉴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建设性的积极成果。优化公益资源配置、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公益服务需求是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的应然要求。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宏观背景下,仅靠政府的单一治理很难取得成效,公共治理理论要求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契约合作关系,促进政府、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共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是一项革故鼎新的制度创新,本文希冀通过上述论述,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管办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增强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形成公益服务多元供给格局,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益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