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 PESCC)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以恶性程度高、快速进展、预后极差为主要特点。文献报道食管小细胞癌占总食管肿瘤发病率的1-1.5%,而国内文献报道PESCC发病率在7.6%左右。因食管小细胞癌发生率较低,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尚缺乏统一共识。即使采用以手术为基础的多种方法用于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但其预后仍不尽人意。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检测患者所携带的特定基因突变信息,针对性选择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延长PESCC患者总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ne ten, PTEN)是第一个发现的具有双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可通过降低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PIP3)水平,进而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 PKB/AKT)的信号传递。通过负向调控P1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及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等细胞生长信号,在细胞凋亡、增殖、侵袭及迁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TEN在胶质瘤、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突变,其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另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通过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激活主要促使下游的RAS-RAF-MAPK及PI3K-PTEN-AKT两条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影响包括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EGFR的突变被公认为是许多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并可用于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K-ras、PI3K作为EGFR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性的调节分子,研究证实它们在食管癌中都存在突变,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EGFR、K-ras、PIK3CA是目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靶点分子,而其在食管小细胞癌中的突变情况目前国内外无相关研究,因此,本实验通过检测PTEN、EGFR、K-ras及PIK3CA基因在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分析其参与食管小细胞癌的可能作用途径,为未来食管小细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1、收集手术切除的38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学资料。2、分别应用HRMA、ARMS及焦磷酸盐测序法检测PESCC病理组织中EGFR、PTEN、K-ras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8例PESCC病理组织标本经过HRMA检测发现14例病理标本存在PTEN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6.84%。其中14例PTEN基因突变包括PTEN外显子5的4例、外显子6的7例、外显子8的1例及外显子5和外显子6共同突变2例。PESCC病理组织PTEN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8例PESCC病理组织标本经ARMS法检测发现一例标本存在EGFR21外显子L858位点突变,突变发生率为2.63%,EGFR其余18、19、20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3、38例PESCC病理组织标本经过焦磷酸盐测序法检测未发现K-ras以及PI3KCA基因存在突变。结论:1、食管小细胞癌中PTEN基因突变率较高,突变主要集中在第5、6外显子,PTEN在食管小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2、食管小细胞癌中EGFR基因突变率较低,突变位点为EGFR-TKI疗效相关性位点,EGFR-TKI在治疗食管小细胞癌存在类似突变的患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3、K-ras及PI3KCA在食管小细胞癌中未发现突变,K-ras及PI3KCA在食管小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不起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