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人文素养等差异,我国劳动力,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分布先天性不均衡,加之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的流动性持续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结构性失衡越来越引人关注。近些年来,农村留守人员,“民工荒”等问题便是一确切证据。这种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的不均衡,不仅给当地部门带来一系列社会管理难题,而且势必将进一步阻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如何调整以优化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配置,以达到提高这种农业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将首当其冲成为我国农业学者面临的一重要命题。本研究一方面比较分析学术界各种不同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定义,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界定一比较合理的定义,为拟采用效率工资模型测算我国各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拟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并论证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分布特点,然后拟定一以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配置效率为目标的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结构性调整初步方案。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历史时间序列来看,呈现“M”型发展趋势,因而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有继续减少的可能性。从总量上来看,2008年年底约有1.2亿,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从分布地域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农业发达产区。运用聚类分析法,探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区域性调整可行性方案,实证结果显示,在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状况下,为提高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农业剩余劳动力总体应当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如何进一步确定各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并建立动态监测平台,实时实地掌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特点及其分布特征,然后采用合理的政策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人力资本使用的最大效益,仍然是一项比较艰难而又富有意义和充满挑战的工程,值得我国农业研究学者讨论和探索。总之,合理地调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区域以减轻甚至解决其结构性失衡,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业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和谐小康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