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装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需求多样化、更新速度快,而且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取决于短期的生产经营举措,而是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核心能力。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竞争力比较弱,快速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培育核心能力的前提是明确企业是否具有核心能力及核心能力的强弱,即核心能力评价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核心能力的内涵,核心能力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能力评价、识别及培育的研究没有给出比较科学、可操作的结果,针对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评价及培育的研究更少。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现有的有关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理论框架,给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企业核心专长识别体系,并进行了应用研究,最后提出了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装备制造企业培育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核心能力起源、核心能力内涵、核心能力评价、核心能力识别、核心能力培育等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综述。比较清楚的反映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核心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核心能力新的内涵。辩识了能力、竞争力、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的内涵,对核心能力与企业资源、能力、竞争力之间的联系,以及核心能力、核心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制造企业价值链活动进行划分,分析核心能力形成过程,最后,指出目前核心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核心能力评价新的体系框架。
(3)依据新的体系框架,在借鉴有关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及制造企业核心能力来源和形成机理基础上,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特点,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方法。
(4)在对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基础上,从核心能力特征出发确定核心专长的识别标准,然后以此标准为基础构建企业核心专长识别指标体系,建立识别模型,给出识别方法。
(5)选择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有代表性的36家企业,并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总体平均水平及中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作为两家企业,收集3年数据,对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应用研究。
(6)选择竞争力评价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进行核心专长识别体系的应用研究,判断其是否具有核心能力。
(7)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状况,提出核心能力培育策略。
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指出了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