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指出了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在政府支持下,污水处理领域引入PPP模式充分将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整个项目达到风险合理分担、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利益共享的目的。公共部门运用社会协调与组织能力和权威承担征地、拆迁等工作,而私营部门在筹资、技术、经验等方面有相对优势负责项目的运营、维修和建造等工作。这种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以及社会福利的三赢局面。但是由于PPP模式下的污水处理项目参与方众多,建设与经营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大、相较于传统融资而言,需要面对更大的风险。所以,如何有效地识别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实现风险的合理化分担,最后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风险应对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首先介绍了PPP模式的基本概念、PPP模式的分类、PPP模式的特点,对我国污水处理项目在采用PPP模式的运作程序与设置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了运用PPP模式开展污水处理项目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予以评估,最后,以湘潭九华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模糊数学法与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并依据风险评价,提出要加强污水处理厂项目的统筹规划、建立或完善污水处理厂的运作监管机制、引入系统和软件工具对项目风险进行测度、细化与完善项目后期终止或者回购方案、加强项目合同对各参与方的约束力等污水处理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