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3D堆叠封装技术是提高7nm以下节点微电子产品电气性能和集成度的有效手段,晶圆超薄化是实现3D封装的必要前提,目前微电子产品制造中主要使用直径为12英寸(300mm)的大尺寸晶圆,为了解决超薄化的大尺寸晶圆容易翘曲和碎片的风险,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技术应运而生,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是一种较新的无载体减薄技术,该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加减薄晶圆的刚度和强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技术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芯片制造中纳米精度表面加工基础问题研究”中的子课题三“晶圆减薄装备整机精度生成与损伤理论”(项目资助编号:519913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堆叠封装技术是提高7nm以下节点微电子产品电气性能和集成度的有效手段,晶圆超薄化是实现3D封装的必要前提,目前微电子产品制造中主要使用直径为12英寸(300mm)的大尺寸晶圆,为了解决超薄化的大尺寸晶圆容易翘曲和碎片的风险,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技术应运而生,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是一种较新的无载体减薄技术,该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加减薄晶圆的刚度和强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晶圆背面留边磨削技术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背面留边磨削后晶圆面形控制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晶圆自旋转磨削的原理,并结合运动学理论,建立了基于几何关系的晶圆背面留边磨削的磨纹三维形状、晶圆面形、径向厚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不同留边磨削砂轮倾角下晶圆的磨纹形状、面形和径向厚度的变化规律,仿真分析了吸盘修整砂轮倾角和半径对硅晶圆留边磨削后的径向厚度变化趋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留边磨削砂轮倾角、吸盘修整砂轮倾角和半径对晶圆磨削面形和径向厚度分布影响很大。(2)为了解释晶圆背面留边磨削面形在晶圆半径中间位置处理论预测面形与实验所测模型相差较大的问题,建立了残留高度模型和考虑残留高度影响的晶圆磨削面形模型,并仿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磨纹密度最小处磨削残留高度,在#1000砂轮和转速比为25时,残留高度引起的晶圆留边磨削面形误差最大可达3μm,提出了两种改善晶圆留边磨削面形的方法:降低磨削残留高度、调整砂轮轴倾角,然后推导了抵消磨削残留高度所需的砂轮轴倾角模型,并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下所需砂轮轴倾角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晶圆磨削面形精度。(3)以型号为GP300的晶圆超精密磨抛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三维模型,对其进行单元划分及建立各单元坐标系,然后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建立了磨抛机误差模型,最后建立了考虑磨抛机误差的晶圆磨削面形模型,并利用Matlab分析了晶圆超精密磨抛机结合面误差对磨抛机位置精度和晶圆TTV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磨抛机各单元结合面处10项转角误差对装备位置精度及晶圆TTV的影响比较大。本文研究成果可以揭示晶圆留边磨削面形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指导晶圆留边磨削工艺优化和晶圆平坦度改善。
其他文献
液滴定向输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冷凝传热、水收集和微流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目前,附着液滴的定向输运通常依赖亲水表面,碰撞液滴的定向输运主要在有润湿性差异的非均质超疏水表面实现。由于上述表面会滞留部分液滴,造成液滴的损失、混合等问题。均质超疏水表面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为了实现液滴定向输运,通常需要引入特殊结构,特殊结构的加工困难,成本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均质超疏水三角形图案表面,研究了碰撞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量增长以及列车提速,列车通过道岔的速度与频率不断提高,对道岔转换设备——转辙机也越发依赖。转辙机是铁路系统的故障多发点,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率与安全。对转辙机进行在线健康监测的需求迫在眉睫,实时评判道岔健康状况,及时高效地维护设备,可大大提升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动作杆作为道岔转换的核心执行部件,其由转辙机电机输出的转矩驱动,通过锁闭杆将道岔锁闭在规定位置,实现列车行进线路的切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该政策在经济发展、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效应不断凸显。人才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主体,影响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然而,当前沿线国家稀缺的教育资源和滞后的教育水平,严重阻碍了“一带一路”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沿线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为沿线建设提供亟需的专业性人才和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同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来华留学教育本身也
目的 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护一体化工作流程中的可行性。方法 于2018年6月开始在医护一体化工作流程中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225例),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纳入研究组(246例)。比较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前后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PN)、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
高温电阻应变计是在航空发动机、核电站等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中监测构件形变情况的主要器件。高温薄膜应变计因其可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响应迅速、灵敏系数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为了实现性能优良的薄膜应变计自主设计制备,选择使用耐高温、应变灵敏系数大的氧化铟锡(ITO)陶瓷半导体作为薄膜应变计的敏感材料。本文针对ITO薄膜应变计存在的栅极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和高温热输出影响性能的问题,探究了敏感栅栅极结构变化对I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至9月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结果
对静压沉管灌注桩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静压沉管灌注桩的内力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探讨极限承载力、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设计计算值和实测值间存在的内在关系,通过对静压沉管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设计计算值桩和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静压沉管灌注桩承载力计算的取值建议。
针对主流热光开关,静电光开关等功耗大、响应速率较慢等问题,有学者结合应力-光学效应提出了应力相移器驱动的应力光开关。应力光开关可以在不影响光插入损耗的情况下,以最小的功率消耗和最大的调制速度来进行光调制。本文以氮化硅基光子芯片为衬底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种应力相移器,从而完成MZI应力光开关的加工。选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应力相移器及信号臂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改变应力相移器的尺寸以及外加电场强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衰弱和痴呆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其对老年人的临床结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关于衰弱的研究多集中在身体方面,关于衰弱和认知、心理及社会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全方位多维综合评估衰弱,以采取个性化综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