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06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收治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54例GIST的临床资料,资料完整的46例,将其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S-100、NSE、SMA、Desmin、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随访4~72月获得患者的生存资料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共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3岁,临床多见的症状为腹痛(40.3%)、消化道出血(40.7%)、腹部肿块(27.8%)及贫血(24%)、腹部不适(20.4%),肿瘤最多见发生部位为胃30例(55.56%),其次为小肠15例(27.78%),结肠2例(3.7%),直肠6例(11.11%),食道1例(1.9%)。54例中44例获得完全性切除,10例非完全性切除,12例术后接受Imatinib辅助治疗。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Desmin、SMA、S-100、NSE、P53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82.6%、10.8%、37%、4.3%、32.6%、54.3%、37%。资料完整的46例中24例患者无病生存,1例复发仍生存,21例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是29月,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因素是肿瘤大于5cm、有丝分裂数>5/50HPF、肿瘤转移、手术切除不完全、Ki-67的过度表达。结论(1)GIST多数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常规病理与免疫组化的联合检测,CD117是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它在大多数胃肠间质瘤中有表达。(2)手术切除是GIST主要治疗方法,肿瘤应尽可能整块完整切除,避免肿瘤破裂,Imatinib可明显改善GIST的预后。(3)影响GIST预后的主要因素有:肿瘤大小、有丝分裂、转移、能否完全切除、Ki-67的表达,p53的表达与GIST恶性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