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基金面临“收不抵支”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若只依靠基本养老保险,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如何建立更完善、更充分的养老保障体系亟待解决。自2018年5月起,上海、福建省(包括厦门市)、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以期缓解政府的养老压力,充分发挥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之路还需继续探索。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内容,是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压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又一举措。其实质是通过延迟税收、给予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投保人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以提高老年的养老金水平、保障老年退休生活,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探讨了十几年才正式落地实施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还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地方,对税延政策的深入研究是完善政策的必经之路。本文将针对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通过目标替代率构建扣除限额与税率的优化模型,进行扣除限额与领取税率的测算;并通过政府总税收成本模型,检验优化设计的效果及合理性。以期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的人群设置差异化的扣除限额与领取税率,同时结合国际养老金计划的成功经验,为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指出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的个税递延政策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并以此为出发点,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阐明了与个税递延相关的概念与理论,以此作为本文后续研究的理论支撑。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以及面临的压力。并指出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发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作用的可行措施,具有现实研究意义。随后本文归纳整理了八种税收优惠模式,解释了各种优惠模式的含义。第三部分讲述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共分为四个阶段介绍。而个税递延作为商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第三部分还分析了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情况以及存在的四个问题:即政策覆盖人群有限、税收优惠的不公平现象、税收优惠力度低以及税收的马太效应。并指出研究个税递延政策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为国际养老金计划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通过分析美国IRAs计划、加拿大RRSPs计划以及德国里斯特计划,总结出这三个计划对我国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启示,并作为第五部分模型构建的经验借鉴,引入政府补贴。第五部分通过设置相关参数结合国际经验进行模型构建,包括养老金替代率模型、个人税收优惠模型、养老金领取额模型、扣除限额与领取税率的优化模型以及政府总税收成本模型。其中,投保人享受的税收优惠分为三个阶段测算,分别为缴费阶段、投资阶段以及领取阶段。该部分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第六部分为本文的数值模拟,根据第五部分构建的模型,计算得出了个人的税收优惠以及替代率全表,并根据此测算结果总结了当前个税递延政策在扣除限额和税率上的不合理性,由此进行下一步扣除限额与领取税率的优化研究。本文以性别、收入水平作为划分依据,设置多目标替代率,计算出扣除限额的优化结果。随后进行优化扣除限额的调整,以此反求出优化的领取税率,并加入政府补贴。为了测算优化后个税递延政策的效果,本文进行了投保人税收优惠和领取额的再测算,结果发现差异化的扣除限额和领取税率能很大程度地提升个人的税收优惠,并且更具公平性。除此之外,通过计算政府的总税收成本评价本文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发现优化设计提升优惠力度后政府能够承担税负压力,证明本文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也为个税递延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优化参考。第七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根据国际经验以及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即设置差异化的扣除限额和领取税率,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性别的人群。不仅如此,还需对个税递延养老保险产品进行多样化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应加强行业间在个税递延政策上的合作,制订配套措施,例如扩大税延养老产品的供给方范围、引入政府补贴等,以通过足够的税收优惠激励个人投保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增加吸引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第三支柱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加入生存概率、退保率、工资增长率参数,模型更加完整、准确;第二,通过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使用变动的工资增长率,贴近实际,测算更准确;第三,本文同时研究扣除限额和税率,使得研究内容更全面,采用多目标替代率进行扣除限额和税率的差异化设置,更能体现个体差异性和政策公平性;第四,相比于简单地假设参保率参数,本文采用GM(1,1)模型预测参保率。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第一,未考虑投保人中断缴费和提前退休的情况;第二,参考以往文献的参数设置,具有时效性问题;第三,未考虑通货膨胀率;第四,本文假设人口结构在测算期内的不变性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