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对AMI急诊PCI患者QT离散度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降低AMI急诊PCI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方法:将我科收住入院的AMI急诊行PCI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1=40)和对照组(n2=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及扩冠、急诊PCI、对症支持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诊断明确后,无明显禁忌症情况下立即静脉用艾司洛尔,先以0.5 mg/kg的负荷量加入到10ml的5%葡萄糖溶液或0.9%的氯化钠溶液中,于1min内静脉推注,之后给予0.05m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周,每天行心电图检查并记录每位患者每天的QTd、QTcd(校正的QT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内、每天的QTd、QTcd变化及其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QTd、QTcd虽有波动,但在整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1周的QTd及QTcd为(65.23±6.71)ms、(64.12±18.20)ms VS(74.24±7.33)ms、(73.21±16.24)ms,( P<0.05);(2)两组相比,频发室早、多形性室早、室颤、室扑、室速、猝死单项比较,对照组发生率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大于试验组,7.5%比35.0%,(P>0.05);(3)两组患者PCI术前、PCI术后1h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即刻、术后30分钟,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试验组,( P<0.05)。(4)治疗过程中,试验组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率低于50次/分,4例患者在PCI术前出现收缩压低于90mmHg,停用艾司洛尔后上症缓解;1例患者在PCI术前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黑曚症状,PCI术前给予置入临时起搏器后患者上症消失。  结论:(1)在目前AMI急诊PCI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可以进一步QTd降低,并随治疗时间延长QTd逐渐下降,降低了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使AMI患者临床获益率得到进一步提升。(2)AMI患者手术前、后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可减轻AMI患者急诊PCI手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反应,减轻患者的AMI急诊PCI患者的疾病痛苦程度。(3)注射用艾司洛尔起效迅速,代谢消除快,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控性高,宜用于AMI早期急诊PCI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IL-19/IL-2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结直肠癌(CRC)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以中国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94例CRC患者作
目的:探讨单次股神经阻滞(FNB)对全身麻醉下的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择期初次拟行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时间,及其与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评价杜仲在治疗蛛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有价值性的课堂教学,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谷氨酸AMP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1亚基(GLUR1)的表达,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对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
目的 探讨何氏解毒消炎散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中医骨科收治的输液性静脉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