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文献翻译,既隶属音乐学领域,也隶属翻译学范畴。它包括外国音乐文献的译入和中国音乐文献的译出。与外国文献中译相比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译著实在太少,其原因是后者的难度太大了。这个困难不仅难在中国音乐术语和中国音乐内涵,更难在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翻译策略。为填补国内这一不足,我决定选做该项目课题,并通过翻译靳婕所著的十万言文字的《中国音乐》一书入手。整个报告的依据是该课题实践以及作者在该实践中的所悟所获。报告共分五个部分:引言、回顾前辈研究、描述翻译步骤、实例分析和总结。作者以“奈达”的“意义对等”作为该项目的理论框架,回顾、评论以往的音乐文献翻译。的确,由于中国音乐文献的属性,翻译中涉及到许多音乐术语和相关古文。因此,该报告主要围绕如何为目标读者,把书中的音乐术语和古汉语,实现“意义对等”。在语言学层面,译文涉及到语言成分,语言层次和语义结构分析方法,以便确定合适和恰当的翻译技巧。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三种翻译方法,即“意译”和“音译加注释”用于翻译音乐术语和短语;“直译结合意译”用于翻译古典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多义词施以“扩大”、“省略”和“语义结构分析”等不同的翻译技巧,以破解不同的翻译难题。第三章,报告的主要部分,介绍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支持这些观点。总之,这个翻译实践帮助我更加懂得了作为一个译者的责任以及学习专业知识对译者的重要性。最后希望该报告对同样从事音乐文献翻译的译者们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