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犯发生后,人们典型的反应是报复或者诉诸刑罚,只有这样才能使因侵犯造成倾斜的公正天平重新回到原位。人们对公正的诉求确切地说具有报应性的特点,寻求公正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去宽恕。实际上,很多人在受到伤害后还是会宽恕伤害过他(她)的人。对道德和价值观的研究也发现,公正和宽恕共同具有某些亲社会的内涵。那么,公正的激活对宽恕起到的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与公正的实现方式以及侵犯发生的情境有关。本研究尝试用两个实验初步探讨和分析这些困惑。研究一通过对公正、亲社会以及无意义认知的激活,比较公正的认知是否对宽恕起到促进作用。研究二采用3(公正方式:恢复性、报应性、无处理)×2(社会情境:人际情境、司法情境)的混合实验设计,比较个体在哪种公正方式中表现出较高的宽恕倾向,探索两种情境中影响宽恕的不同因素及其作用。研究被试选取法科类大学本科生360名,通过实验处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一)内隐公正认知的激活能够对宽恕起到促进作用,与亲社会的认知激活和无意义的激活相比,公正的激活能够带来更多的宽恕,不同刺激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二)不同的认知激活对宽恕的作用不受性别因素和专业背景的影响。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不显著,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的差异不显著。(三)清晰图片和水印图片呈现刺激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启动有效,两种内隐启动的效果相同,不存在差别。(四)恢复性公正、报应性公正和无处理三种公正方式对宽恕的影响显著,个体在恢复性的公正方式下表现出最高的宽恕倾向。个体在人际情境中表现出的宽恕倾向要显著的低于司法情境。(五)影响宽恕的因素在人际情境和司法情境中存在差异。在司法情境中,性别和专业背景是影响宽恕的重要因素,但在人际情境中的作用不显著。社会兴趣是预测人际情境中宽恕的重要变量,这一预测作用在司法情境中不存在。消极沉思对人际情境和司法情境中的宽恕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六)司法情境中,恢复性的公正方式能够带来较高的宽恕;人际情境中,报应性的公正方式带来较高的宽恕。